撤侨开始_纽航停飞_澳洲禁令,游客留学生落地“遣返”!新西兰密切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78
导读

为方便及时向您提供领事服务与协助,请在2019年12月12日之后抵新的湖北籍人员尽快联系所在地附近的中国驻新西兰使领馆报备个人信息。 澳大利亚总理突然宣布,将禁止所有在2月1日以后从中国飞抵澳洲的民…

[ 中国境内最新情况说明 ]

信息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截至2月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80例(广东省核减1例),现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计死亡病例3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例,共有疑似病例1954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1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10例。

[ 中国大使馆:致湖北籍中国公民的通知 ]

为方便及时向您提供领事服务与协助,请在2019年12月12日之后抵新的湖北籍人员尽快联系所在地附近的中国驻新西兰使领馆报备个人信息。信息应包括: 姓名、出生日期、籍贯、护照号码、出境时间、回国日期和航班、联系电话、回国意愿、是否有新型肺炎疑似症状等。如系团组旅行,建议由团组负责人统一报备。

请在新湖北籍中国公民尽快将上述信息,如实准确地发至以下电子邮箱:

驻新西兰使馆:

nzchinaembassy@gmail

驻奥克兰总领馆:

chinaconsul_ak_nz@mfa.gov

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

chchsafetravel@163

如不便使用电子邮箱,也可致电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新西兰使馆:

驻奥克兰总领馆:

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

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 新西兰撤侨情况说明 ]

2月2日最新消息:新西兰政府派出的撤侨包机近日将从新西兰出发,新西兰航空40多名机组人员自愿参加此次行动。

这架飞机将先抵达香港,待机组人员休息后,再飞往武汉。

返程时,飞机将从武汉直飞新西兰,用时约13小时。

新西兰政府希望所有身在湖北的新西兰人,都到SafeTravel上进行登记,以便让政府获得最准确且及时的消息,更好地安排此次撤侨事宜。

乘机的新西兰人需要满足先决条件,且支付500纽币象征性的费用,其余费用则由新西兰政府承担。

飞机可容纳约300人,新西兰同时愿意为身在武汉的周边岛国公民及澳大利亚公民提供帮助。

SafeTravel官网:

https://safetravel.govt.nz/

[ 新西兰航空宣布停飞上海 ]

2月1日下午,新西兰航空公司宣布暂时停飞“奥克兰-上海”航线。

官方公告如下——

我们抱歉地通知:由于近期的国际旅行限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2020年2月9日起至3月29日期间,新西兰航空往返上海航线将暂停运营。(*2月9日NZ288上海直飞奥克兰航班将正常运营。)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会直接联系受此影响的旅客,为大家提供替代的旅行方案。通过旅行社(包括线上旅行社)进行机票预订的旅客,将会由相应的预定代理进行联系。

• 中国 400 101 8080 (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对出行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抱歉,也会积极协助各位。同时期待大家的理解。

[ 多国禁止中国游客入境 ]

澳大利亚总理突然宣布,将禁止所有在2月1日以后从中国飞抵澳洲的民众入境,但澳大利亚公民、永久居民以及两者的直系亲属和机组人员除外。

这意味着从中国出发的游客、留学生和商务人士等访客将受到这份禁令的直接影响。正值农历新年和澳大利亚暑假,许多留学生正在中国度假。

由于禁令颁布突然且即时生效,澳大利亚的机场俨然乱作一团,朋友圈里也是哀鸿一片:

与此同时, 澳大利亚总理表示,已就此事与新西兰总理联系沟通,尽力确保两国之间边境安排能够保持一致。

对此,新方暂未明确提出禁令。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国家和地区提出了最新的入境政策。

新加坡:自2月2日起,中国公民在过去14天曾经去过中国大陆的旅客(包括非中国籍旅客)禁止入境新加坡,新永久居民和长期准证持有人可入境并自行主动申请14天休假;暂停给中国护照持有者发放各类新签证,之前已签发的短期签证和多次入境签证以及签证过境便利措施均暂停适用,期间持有人不允许入境。

美国:美东时间2月2日下午5时起,过去14天内访问过中国的外国人(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除外)将被暂时禁止入境。来自中国的航班将只能在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亚特兰大和檀香山七个机场入境,以便对旅客进行甄别。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通告,将取消2月3日-2月7日这一周的所有移民、非移民签证预约面谈,具体恢复签证服务的时间尚不确定。

日本:自2月1日起,对入国申请日前14日以内在湖北省有逗留过的外国人,及持有湖北省发放的中国护照的中国人拒绝入境。

马来西亚:暂停中国湖北省公民的各项签证和入境便利措施,内容包括:(1)禁止中国湖北省公民入境。马来西亚所有口岸将筛查旅客护照签发地及机票信息,如护照签发地为湖北省,近一个月内有到访湖北省记录,机票始发城市为湖北省境内等情形属被拒绝入境范围;(2)所有中国旅客及其他国家旅客须在国际入境口处接受体温检测。所有被拒绝入境的旅客将由所搭乘的航空公司安排后续回程事宜;(3)如不属于前述限制入境范围,但出生地为湖北,马来西亚移民局官员有权进一步询问并查验机票,确认无问题后放行,旅客需准备近2-3个月的行程信息及往返机票行程单备查;(4)马来西亚沙巴州暂停所有往来中国的航班,禁止中国公民入境。

越南:暂停向中国公民颁发签证;1月31日起,暂停办理经东兴-芒街口岸出入境的人员手续。

菲律宾:暂时收紧来自湖北旅客的颁发签证,暂停向中国公民签发落地签证。

俄罗斯:暂停为中国公民办理赴俄旅游电子签证;暂时关闭所有俄中边境口岸;在莫斯科、叶卡捷琳堡等地国际机场对入境旅客进行体温测试,并在滨海边疆区各边防检查站对所有入境人员加强卫生检疫并测量体温,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即予隔离。

哈萨克斯坦:暂停中国公民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7月1日,暂停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哈方一侧工作,暂时停运哈中陆空客运;暂停向中国公民签发签证。

[ 新西兰疫情及防治说明 ]

截至目前,新西兰境内 没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

本周传出的奥克兰医院一起疑似病例,经过化验检测,最终结果为阴性。患者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各方仍未掉以轻心,患者将继续在奥克兰医院接受治疗。

新西兰卫生部发布了中文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信息 - 到达新西兰旅行者须知》。节选如下:

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是什么?

2019-nCoV的症状与流感等其他一系列疾病相似,包括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您患有2019-nCoV。呼吸困难是可能患有肺炎的征兆,需要立即就医。我们不知道一旦被感染后需要多长时间症状才会显现。

我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感染 2019-nCoV?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不建议游客采取任何特定的健康措施。世卫组织建议人们遵循基本原则,以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包括:

  • 避免与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
  • 常洗手,尤其是在与病人或其所在环境接触后;
  • 避免与患病的家畜或野生动物密切接触;
  • 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应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他人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或衣物遮盖,并且记得洗手。

我从湖北省回来,该怎么办?

认识到冠状病毒不断发展的性质及感染的数据,卫生部向因最近去过武汉或湖北省而有高感染风险的人群建议,离开湖北省后应自我隔离14天。这意味着您应该避免可能加剧病毒传播的情况,例如:参加社交聚会和活动(特别是与他人接触),前往儿童保育/学前中心、中小学(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老年护理院、医疗机构、监狱,公共聚会。

如果我现在生病了或在新西兰期间生病了该怎么办?

如果您发烧,咳嗽或呼吸困难,请拨打健康热线(免费电话):0800 611 116,告诉他们您刚刚从海外来到新西兰。

您还应该:

  • 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至少保持一个手臂的距离);
  • 常洗手,尤其是在与人接触前、进食之前,以及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 实践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他人保持距离,咳嗽和打喷 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或衣物遮盖,并且记得洗手)。

新西兰教育部给开学返新的学生建议:

教育部负责人Iona Holsted向新西兰所有校长发出公告,建议那些到过中国并有感染致命冠状病毒危险的学生和教师隔离14天后再返校。

奥克兰的Point Chevalier School、Epsom Girls Grammar School等学校已经跟进。

疫苗的研发工作不断推进中: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 发布微博称:新西兰人Mike Catton博士日前成为除中国以外首次在实验室成功培育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科学家之一。据媒体报道,毒株的成功培育有望加快病毒的检测诊断和推动疫苗的研发。

新西兰本地可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此前,新西兰的病毒检测样本只能送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如今,新西兰本地的检测中心也已经设立,几小时内就可以对样本进行检测确认。

新西兰环境与科学研究所(ESR)将负责相关项目。

[ 新西兰签证延期情况说明 ]

根据新西兰移民局发布的最新消息,持新西兰访问签证抵新的中国公民个人,如不方便如期回国,可向新西兰移民局申请延长签证,该局将根据实际情况个案处理。

新西兰移民局官网:

https://immigration.govt.nz/

新西兰移民局咨询电话:

热门话题

热门话题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