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春节是孩子最开心的节日,因为能够收到大大小小的红包,这些钱用来买玩具或者零食,想想都很美。然而高兴的是孩子,掏腰包的是家长,如果发出去的红包和收回来的不对等,这就容易发生矛盾。
压岁钱的本意是表达长辈对孩子的新年祝福,如果处置不当,不但不会讨个好彩头,还会让双方心里都不痛快,这里面的弯弯绕,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发出去1000,收到200,宝妈怒了
莉莉的女儿才八个月大,鼠年新春是宝宝过的第一个新年。莉莉的小叔子结婚早,家里已经是两个孩子了。
今年过年,莉莉早早就准备好了两个红包,各装了500元,准备给两个侄子。其实在这之前的三年,她也是这样准备的。
除夕夜,莉莉把红包给了两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早上,弟妹离家前给莉莉塞了个红包,说是给侄女的。
莉莉当时摸着红包就不算厚,但是碍于情面也没说什么。等到小叔子一家走了,莉莉打开一看只有200元,这回她心里可不平衡了。
不提以往给孩子的那些钱,单说今年,怎么也得讲究个礼尚往来吧,莉莉越想越气。
正当她和老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被婆婆听到了,婆婆过来说:“人家是两个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你家是女儿,意思一下就行了!”
莉莉听后反驳道:“女孩子就得低人一等吗?”
婆婆更加理直气壮,“你老公这么些年上学花了多少钱?我供他累成啥样?我小儿子很早就务农了,我就是心疼他,见不得他给你们多花钱,怎么了?”
“这才是真实原因吧!”莉莉觉得婆婆这就是在无理取闹,挑唆家庭关系。本来兴高采烈带着新生女儿回来过年,没成想是这个结局。
她把两百元红包扔在炕上,说以后都不会占她家便宜了,好好的新年闹得很不愉快,结婚多年,第一次婆媳大战竟然是因为压岁钱。
压岁钱的真实涵义,很多人都忘了
传说古时候有个小妖叫做“崇”,专门在除夕夜过来摸小孩的头,吓唬孩子。
嘉兴一户人家老来得子,视若珍宝。等到年三十晚上两口子用红纸包着8个铜钱陪孩子玩,等到崇来的时候烛火虽然被吹灭了,但是铜钱的光却吓退了崇。
这件事流传开来,大家都用钱来压崇,又因为崇和岁同音,也称压岁。天长日久,演变成长辈对孩子的一种新年祝福,祝愿小朋友平安健康。
如何给孩子压岁钱,这几点要注意
1) 量力而行,压岁钱原本是代表美好的祝福,不应盲目攀比,每个家庭需量力而行,不应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那样家长自己受累,也会让孩子变得非常“物质化”。
2) 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给亲戚孩子的压岁钱,尽量一碗水端平,特别是对二胎家庭尤其如此,不能厚此薄彼,小心给孩子留下阴影。
3) 礼尚往来。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从金钱上来说也就是价值对等。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样做是最合适不过的。
4) 将本来属于孩子的红包给孩子,让他自己去锻炼如何消费,如何分配。这将是孩子财商教育的开端。
你的婆家或娘家是几个小孩?你们都是如何相互给红包的?案例中婆婆的做法你能接受吗?说来听听!
我是糖果妈妈,一名高级育婴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四岁宝宝的妈妈,有育儿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