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初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强大了起来,并对中原之地虎视眈眈,秦始皇为了抗击匈奴,不但将四十万的蒙家军驻守北方,更是修筑万里长城,防备匈奴的额进犯。
到了汉朝的时候,因为秦末的战乱对民生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而匈奴在这几年中几乎没有消耗,于是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汉朝在建国之初的数十年中,自从发生了白登之围之后,就一直处在劣势之中,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横空出世,才将雄踞北方数十年的大敌连根拔起,平定了北方数百年的安宁。
汉武帝平定匈奴的时候,汉军中出现了一位少年英杰,他初次作战的时候就率领八百骑兵远袭匈奴腹地,并大胜归来,受到了汉武帝的欣赏,之后的几场对匈奴的作战中,他同样采取同样的作战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将匈奴后方搅得一团糟,为大军的正面作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局势,可以说居功甚伟,仅此于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
他就是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最伟大的骠骑将军,唯一的冠军侯霍去病。在他短暂的年华中,数次重创匈奴,绽放除了光芒四射的光彩,遮盖住了所有人。
不过令人非常奇怪的是,为何他敢长途跋涉完全陌生的大漠,并精准的找到匈奴的老巢呢?
这完全是霍去病的光彩之处,在那个故步自封的时代,他打破了那个时代的规定,不但认同,并重视匈奴人,在每次作战的时候,都脱离了汉朝的供给范围,采用匈奴人的方法,以战养战,靠打击匈奴人的聚集地并掠夺辎重用以补给,才能在长途奔袭中立下如此大功。
这个策略非常的重要,如果不是因为有匈奴人自己的带领,光是广袤无垠的大漠中辨别方向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抉择,去过沙漠的人都知道,在沙漠中辨别方向非常重要,甚至还有这样的一个典故,一群人在沙漠中迷路了,走了很久都没有走出那块地方,等到救援到达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原来一直=绕着一个圆圈,始终没有脱离那个范围。
在草原上同样如此,过眼之处皆是蓝天碧草,几乎没有标志物,这也是后来为何汉军很少深入大漠打击强敌的原因之一。而且他重用匈奴人的做法,在明朝的时候也得到了采用,著名的朵颜三卫,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的主力之一,同样是世仇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