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金木水火土,相生又相克。这种微妙的关系,有时候说在人身上,竟然也是能匹配得上的。 关羽,因为他勇武过人,又义薄云天,在中国历史上最是受尊敬,被民间尊称为“关公”。一代代的封号尊崇,到了清朝时,他已经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概括一下,就是“武圣”,甚至和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文圣”孔子齐名。
勇冠三军
在这盛名之下,关羽的武力值纵然有神话的功劳,但是细算起来,他这一生的功绩,即便是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演义》里头,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据记载,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一共斩杀了十六位大将,其中就有颜良这位魏国的大将。 但是和徐晃打了八十回合,也没能将其拿下,甚至还差点被杀,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慢慢来看。颜良,后世将其常与文丑连在一起。虽说史料记载不多,可同文丑都是袁绍手下甚是有威名的一流大将,率领着上十万的精兵。袁绍派他去攻打白马,在战场的前半段,完全是这人的个人秀,“勇冠三军”的颜良把曹军吓得不敢吱声。
刺于马下
然而白马之战的后半段就很有意思了,《三国演义》里是这么描写后半段的:“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倒提青龙偃月刀,骑赤兔马,见面就是秒杀,这在战场上动不动大战几十个回合的完全不同。
名不见经传
而徐晃呢,魏国的一代名将甚至可以说是开国的元勋级人物,同样作为一个出场同样不多的三国人物,是除了吕布以外,明显的把关羽击败之人。建安二十年的“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便是败走麦城这一让人扼腕的结局。 关羽的死可以说和徐晃有着不小的关联,曹操派遣徐晃去救败走樊城的曹仁,徐晃迎战关羽,关羽并不能将他击败打退,仓皇之下率领部队离开,最后被孙权派将领伏击。关羽这位英雄却在最后被徐晃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给打败,迎来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总结
而颜良在历史上并没有和徐晃交战过,真正和徐晃交战过的是文丑,《三国演义》中记载,文丑骑马而来,徐晃手里轮着两大斧迎战 ,一顿厮杀之后,徐晃觉得自己打不过,便调转马头跑了。把文丑当作颜良的同一水平线,这么来看,徐晃也不见的能敌得过颜良。所以说,即便是武力值这么强的关二爷,也不能逃离这种相克制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