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该养阳气的时间到了!做好3件小事,养足气血还强筋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25
导读

立春这天,民间有“咬春”的习俗,即在这一天要吃一些新鲜蔬菜,既为迎新,也能防病。 其实,大家立春后的饮食, 建议从享受清爽绿色蔬菜,培养初春的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 捂的最佳时机,是…

来源 | 家庭医生(jtys1983

今天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即开始,“立春”就意味着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了。

同理,我们的身体在蛰居了一整个冬天后,也渐渐苏醒。此时该怎么调养呢?小编有3个小建议:

记得“咬春”,驱寒养阳气

立春这天,民间有“咬春”的习俗,即在这一天要吃一些新鲜蔬菜,既为迎新,也能防病。

且不论古时“咬春”的习俗,就说现在,我们吃点什么才能算作咬了春呢?

其实,大家立春后的饮食, 建议从享受清爽绿色蔬菜,培养初春的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

中医认为,北方的萝卜、南方的生菜是最常见的生发食物,有提升阳气之效。

此外,大葱、芫荽、韭菜等辛辣食物,不仅能驱寒,还能杀菌。

在立春这个乍暖还寒的日子里,适当吃一些这些食物,既应景又养生!

时常“春练”,调气血、强筋骨

立春之后,春练也该安排起来了。

不过,此时人体刚刚进入阳气升发的阶段不久,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津液消耗过多,有损阳气,甚至外感风寒。

一般建议春练以小运动量为宜,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

特别是肝火易旺、情绪急躁之人,春练更应采用舒缓、轻柔的方式,例如散步。

边散步边做深呼吸,能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特别适合体质比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轻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继续,大家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等疫情过去,出门练练也不迟。

如果实在按捺不住想出去练练, 应选择人流稀少的地方,切勿扎堆聚集。

适当“春捂”,增强免疫力

初春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天放晴时,阳光普照、温暖宜人;天骤阴时,则寒气袭人,常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气,还会使人感觉重回冬天。

因此,立春之后要本着“春捂”的原则,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服。

说到“春捂”,到底该怎么捂呢?其实,记住以下这组数据,跟着照做即可:

24~48小时

捂的最佳时机,是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8℃

昼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重点捂头颈与双脚。

15℃

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是15℃。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不捂了。

7~14天

即使气温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最好捂14天以上。

注意:“春捂”也得把握好度,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衣物增减,要视天气变化的情况、自身的体能素质而定。捂过头,同样有害健康。

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或慢性病病人,应随时留意身体变化,一有不适情形,赶紧就医。

编辑:初酱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