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兆芬_人生自是有情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49
导读

从此我便开始搜寻吴兆芬的作品,我重新翻出《孟丽君》《紫玉钗》《啼笑因缘》《风雪渔樵》《锦裳新曲》的录像带,一边看戏,一边仔细品味兆芬老师唱词的别样韵味,才真正发现这每一部戏的唱词都是那么的典雅、优美…

(本文转在于上海文联,文中部分有删减)

缅怀 | 吴兆芬:人生自是有情痴

我跟戏有缘,我从小痴迷越剧

所以我能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来写越剧

我觉得我的戏和观众 也是有缘的

这是吴兆芬当年接受主持人韦翔东采访时所说的话。采访文章中,韦翔东回顾了她的生活和艺术生涯,他无限感慨地说:“正是因为 不隔绝时代、不拒绝流行、亲近年轻人,使得吴兆芬的作品,在古典意韵中还透着很浓郁的现代气息,她的唱词不仅吸引年长者,更能打动年轻人。”

这就是吴兆芬。

从今后远书归梦两悠悠

青山在、绿水流

唯痴情难忘、岁月不朽

人生自是有情痴

——小记著名剧作家吴兆芬

文/韦翔东

越剧是我一生中的最爱,喜欢她,一是因为她那婉转悠扬、荡气回肠的唱腔和音乐,二是因为她蕴涵的缠绵悱恻、至真至纯的爱情故事。

2001年我看了王志萍、郑国凤主演的《蝴蝶梦》,我第一惊艳于整个舞台的美轮美奂,第二便是惊艳于剧本唱词的精美绝伦,不少唱词深深打动了我。

从此我便开始搜寻吴兆芬的作品,我重新翻出《孟丽君》《紫玉钗》《啼笑因缘》《风雪渔樵》《锦裳新曲》的录像带,一边看戏,一边仔细品味兆芬老师唱词的别样韵味,才真正发现这每一部戏的唱词都是那么的典雅、优美、沁人心脾·····

吴兆芬戏剧作品

吴兆芬具有很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她的祖父是前清举人,吴家也是个书香门第,吴兆芬从小就熟读唐诗、宋词、元曲,传统古典文学浓厚的浸润,使吴兆芬的唱词有着非常自然的古典韵味。但她却不像某些剧作家那样,喜欢大量用典、大量堆积华丽的辞藻,让观众仿佛掉进了故纸堆。吴兆芬和他们不一样,虽然年近古稀,但她却非常喜欢流行音乐,邓丽君、梅艳芳、张国荣、“四大天王”,吴兆芬都非常熟悉,她甚至可以在剪发的时候告诉年轻的发型师:“你现在放的这首歌是游鸿明唱的《下沙》,我很喜欢游鸿明的声音。”

正因为不隔绝时代、不拒绝流行、亲近年轻人,使得吴兆芬的作品,在古典意韵中还透着很浓郁的现代气息,她的唱词不仅吸引年长者,更能打动年轻人。

2003年,为了纪念文坛泰斗巴金诞辰100周年,上海舞台上出现了四个不同剧种的《家》。之前,大家对越剧《家》并不是非常看好,毕竟现代戏、男女合演都不是越剧的强项,但是四台《家》先后亮相后,获得好评最多的却是越剧《家》。除了导演、主演的全情投入之外,吴兆芬那感人至深、文辞优美的剧本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今戏演完了,但是唱词依旧在耳边回响。上海名主持人陶海对吴兆芬老师有这么一句评价“一颗慧心、一管慧笔”,这句评语真是到位。《蝴蝶梦》《家》演出期间,我曾经邀请一些朋友来看戏,他们中有不少人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越剧,《蝴蝶梦》和《家》使他们发现了越剧的美,起先他们都很难相信像《蝴蝶梦》《家》那样感人肺腑,却又颇具时代气息的唱词,会出自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的笔下,年龄的跨度、生活经历的差距都被这浓郁的真情淡化了。

原载于《上海戏剧》

文编 | 秦 岭

美编 | 何亦平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