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女儿训斥老爸被顶嘴后,撸起袖子找人来,网友_心疼老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77
导读

也有网友称“这位爸爸地位太低了,心疼老爸,一看就是效仿家长的模样,平常宝爸一定没少被宝妈教育,让萌宝学的如此惟妙惟肖。” 亲子之间应该多沟通,多理解,成人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也不要太过超前,多去…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当独生子女的孩子出生后,很大一部分家长变成了宠娃狂魔,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的家长,更是众星捧月的照顾着这一个小孩。

他们通常认为,孩子小,长大了就自己学会了尊老爱幼,可他们没有预料到孩子这样长大,会有怎样的后果。

一位年轻父亲正在客厅内,叼着牙刷,坐在沙发上刷牙,一位萌态百出的小宝,在他对面说着什么。

父女俩对视起来

这位萌宝也就是两岁左右的年纪,说话尚不太利索的时候。

先是磕磕绊绊的说着老爸客厅刷牙的错误行为,又数落老爸不注意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可老爸还顶嘴还口,让萌宝有些生气。

女儿问老爸错没错

萌宝一片“苦心”指导老爸走上“正途”,老爸居然“不知悔改”,还占着大人说话的优势呛萌宝。

女儿用手指指着老爸

宝贝瞬间用手指指着老爸,嘴里仍然是含含糊糊的说着,边走边回头数落着,撸起袖子准备找人来,让大家一起评评理,简直不要太萌了。

网友纷纷留言猜测,这是萌宝要去找帮手了,看这架势,必然有一场大的“战役”要打响了。

撸起袖子准备找人

也有网友称“这位爸爸地位太低了,心疼老爸,一看就是效仿家长的模样,平常宝爸一定没少被宝妈教育,让萌宝学的如此惟妙惟肖。”

分析

孩子就是成人的翻版,孩子的行为展现了家长的生活状态,这个小萌宝的确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家庭的日常欢乐。

但这搞笑日常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其他家庭教育的问题。

爸爸和女儿对视

比如

① 母亲在孩子面前过分贬低、教育父亲,让父亲的位置在孩子心中,形成不可靠的现象;

② 还有父亲不拘小节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带来了很错误的榜样影响;

③ 更有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这样的辩论、指责,本不该当着孩子面进行,更不该被孩子所学习。

父母如何“以身作则”

1)不在孩子面前做错误的示范

父母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不拘小节的任意妄为,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典范,不在孩子面前做错误的示范效果。

比如:自私自利、贪图小利、破坏公共秩序、懒惰、遇事推诿、逃避责任、说谎等,都是一些成人对自己的放纵,也是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2)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生活的不断争吵会让孩子对生活十分烦躁,对未来自己婚姻生活和未来家庭失去希望。

对亲人有疏离感,对社会产生负面的输出,不良循环以此往复,会使孩子的人生毁于父母的不经意。

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3)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父母从小给孩子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给孩子生长的自由,但不放纵,给孩子指明未来的道路,但不强加干涉,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

亲子交流的技巧,务必掌握

亲子相处应该具备一些必要的技巧,才能更好的维护家庭的和谐,传承家风的流传,更好的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明天。

1)亦师亦友

父母与孩子间应该亦师亦友,并不是对立或者居高临下的指责,家长也是从年轻孩童时期经过,父母的过分指责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女亦师亦友的相处

所以,尊重的前提下,亦师亦友的状态才是较好的亲子关系。

2)多沟通,多了解

亲子之间应该多沟通,多理解,成人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也不要太过超前,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多考虑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性,不要强制孩子早熟或者成为家长愿望的实现者。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细心教导,不要让自己的不良行为,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绊脚石,家长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