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科学家发明“发电玻璃”,多次拒绝橄榄枝,一心只想回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0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36
导读

有一位在美国做研究工作的中国人潘锦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贡献,他在赴美留学期间,专门针对电力资源,进行了一种“发电玻璃”的研究,其实主要的材料也不是玻璃,而是一种透明材料,这样的想法得到了美国方面的重视…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对于人类来说,能源都是重中之重。如今常用的能源无外乎就是水资源、电力资源和各种各样的矿物资源。针对电力资源来说,它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一次能源,而是一种二次能源,在自然界中不能直接存在,而是依靠其他的能源来实现发电,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词,“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等等,其实就是实现了一种能源的转化。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力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源,几乎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离不开它。但关于发电方式这个问题,虽然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都已经被研发出来了,但如今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仍旧是火力发电,这样的发电方式虽然传统而且便捷,但是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更何况用来发电的煤炭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这种方式必须要进行改进。

有一位在美国做研究工作的中国人潘锦功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贡献,他在赴美留学期间,专门针对电力资源,进行了一种“发电玻璃”的研究,其实主要的材料也不是玻璃,而是一种透明材料,这样的想法得到了美国方面的重视,在潘锦功留学期间,就屡次想要用丰厚的报酬将他直接留在美国,表现出了美国方面对这项技术的渴望。

但令美国人失望的是,潘锦功对于这些身外之物完全不感兴趣,他最大的渴求就是继续对发电玻璃研究,寻求一个更高效更便捷的研究方式,早日将这种技术研发出来,然后结束在美国的留学生涯,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美国的挽留失败之后,潘锦功也结束了在美的留学生涯,而就在回到国内的几年内,他真的制造出了发电玻璃,这样的发电玻璃的学名其实叫做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每年每块可以发电300度,目前已经可以量产,对于以火力发电为主体的中国,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而美国人也就只有羡慕的份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