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来中国文化。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古诗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留下来的古诗词,大概有成千上万首。当然,诗词对于文学功底要求比较高。在古代那是文人专属的。那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是普通人也可以参与的。那就是对联。
但对于对联的起源,或者历史上又有哪些有趣的对联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提到对联,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过年的时候,我们的长辈都会像往年那样贴春联。春联的左右两边内容其实是用的对联。相比较古诗词来说,对联的出现要比古诗词迟一点。
在史书上记载。最早出现对联的时间大约是在秦汉时期。这个时期还不叫对联。而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桃符"。"桃符"现在也有父母就给小孩子制作。以此来保平安。桃核在古代的作用是用来驱鬼的。因为古代科学也不是很发达。人们偏信于迷信。那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精神寄托。于是就出现了桃符。可以说桃符是对联的前身。
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时候不能算作对联。那么对联出现的时间可能要往后推一下。真正的对联出现的时间是在五代十国的时期。
当时皇帝孟昶写下中国古代的第一副春联。上联是:新年纳余庆,下联是:嘉节号长春。这幅对联也逐渐成为了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到了大概明朝的时候,对联便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大家可能会有所疑问。为什么对联出现那么长时间,到了明朝的时候会那么受欢迎呢?其实这跟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虽然比较低,但是建国之后,对于对联十分重推崇。不仅是在文化上的推崇,而且还要求百姓都要在家门口挂上供自己观赏。久而久之大家便形成习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会进行贴春联的活动。贴春联其实的意义是我们一家人要辞旧迎新。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于春联都比较看重。因为春联不仅仅是门前贴的两幅长长的纸片。它所蕴含的意义也是不能代替的。
再往后面对联变得越来越火爆。也越来越受人欢迎。这时候文人墨客把对联作为才能较量的工具。以至于清朝出现了很多对联高手。清朝便有很多文人在酒楼进行对联的比拼。并且清朝的皇帝乾隆,对于对联也十分热爱。乾隆大家都知道,比较博学。所以有时候乾隆会靠对联去考试其他人。所以有的人也依靠对联的本领当上官。这在之前的社会是完全不存在。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对联。因为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义比较深远。都是大家在生活中所取得的经验。以生活为依据,文采为辅助。写出一对又一对优美的对联。
说到这大家是否也深有感触呢?如果你也有好的对联,那么就在下方留言吧,我们一起欣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