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医生,他医术高超,人人夸奖。许多有钱人家都很羡慕他,想送自己的孩子跟他学医,将来给人看病好发财,可都被医生一一回绝了。他明白这些人的想法,不愿把医术教给贪财鬼。
眼看医生一年一年地老了,他准备招一个徒弟,但条件必须是个哑巴孩子,因为医生认为哑巴比较老实。
有一家人,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医生那里当徒弟,但儿子并不是哑巴,母亲就想出一个法子——叫儿子装哑巴。儿子为了学会医术,也同意了。第二天,母亲就带着她的“哑巴”儿子,来到医生家,医生问孩子的母亲:“他真的生下来就是哑巴吗?我可得试试他!”
母亲回,答说:“当然是的,请收下他作学生吧。”母亲虽然不露声色,心里却为儿子捏了一把汗,担心孩子是否经得住考验。
医生领男孩进了里屋,拿起一把扫帚,痛打这孩子,因为一般人一疼,就会叫出声来,除非是哑巴,可男孩忍住痛,咬紧牙关就是不做声;医生又用尖利的针刺孩子的手心,男孩疼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可还是没说一个字。医生终于相信了这男孩的确是哑巴,就收他当了徒弟。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哑巴”学生学会了许多高明的医术,有时也能独立给人治病了,但他始终没说过一句话。
有一天,诊所来了一位病人,说有条虫子爬进了自己的左耳,医生取个细长的夹子,想把虫子夹出来。
眼见老师就要这么做,学生心里非常着急,他知道这样会损伤病人的听觉。他想:如果说了,老师就会认为我是个骗子。如果不说,会伤了这个病人,而且将使老师威信扫地,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学生决定开口说话:“老师,等等,让我试试。”
学生取出一些大蒜放在病人右耳旁,并让病人左耳朝着窗,虫子闻到前面有蒜味,后面有亮光,就从左耳朵里爬出来了。医生为徒弟用这种方法取出虫子感到髙兴,却不能原谅学生的“欺骗”行为,要他马上离去。
这个姓卫的学生说:“老师!请您千万相信我,我装成哑巴,跟您学医,并不是为了图名图利,只想学会你的医术,好为乡亲们解除痛苦,您一定要相信我!”
学生恳切的话语,打动了医生,他细想这个学生确实很老实,他为了乡亲,装哑学医,也太难为他了。医生终于原谅了他,把自己的全部医术认真地传授给了这个学生。
这个姓卫的医生果然没有食言,一直住在黄河岸边,为乡亲们治病。直到现在,黄河岸边的这个村子中,姓卫的人家谈起这事,还非常自豪。
讲述:卫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