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立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24
导读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要注意保养我们的肝脏。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调整我们的起居习惯,早睡早起,可出去散散步,放…

立春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树木开始发芽,小草在泥土中跃跃欲试,正等待着“春分吹又生”。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

1. 固护阳气

春天是阳气升发之际,因此要注重固护体内的阳气。那么,如何才能保养好我们体内的阳气呢?

首先,要学会“捂”。春季刚刚开始,乍暖还寒,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而此时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不宜过早脱掉冬装换上春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慎重,不可骤减,否则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民间一条保健谚语是“春捂秋冻”, 立春后仍要适当捂一捂(至少 10~ 15天),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其次,要学会“动”。“阳主动”,因此春季来临后,人们应该积极到室外锻炼,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但是在进行春练时也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使人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等疾病。

第三,要学会“吃”。立春后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还可多用豆豉、葱、姜等有利阳气升发的食物来调味。但羊肉、狗肉等热性比较大的食物,以及过于辛辣的和油炸的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2. 保养肝脏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要注意保养我们的肝脏。

中医认为,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可调畅情志,怒则伤肝。因此,我们要保持心情舒畅,戒暴怒,忌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这样才能保证肝气舒畅,既有利于阳气的升发,又可防止肝火上越。

饮食上,应多吃一些具有辛温发散性质的食物,以助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条达,但忌大辛大热之品,还要少食酸,因为酸入肝,多食则伤肝。可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3. 调整起居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调整我们的起居习惯,早睡早起,可出去散散步,放松放松形体。

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为避免春季各种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

4. 防旧病复发

古谚语有:“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还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心肌梗塞、脑卒中等新旧疾患。因此体质虚弱者和有旧疾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和预防。

文/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陈婷婷

北京小汤山医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