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影响,超级大的影响,你还记得知乎的宣传语是什么吗?
不谈别的,我们看一下百度百科里面对知乎的解释:
知乎是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社区氛围友好、理性、认真,连接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分享着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知乎的使命是把人们大脑里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搬上互联网,让彼此更好地连接。
“知乎(ZhiHu)”一词本意“你知道么”,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其问答属性,而且取词文言文,显得古典优雅,大方得体。知乎网不同于百度知道或者新浪爱问这类即问即答网站,而是建立起了社会网络,期望以关系社区形式来帮助用户找到更好的问题和答案。
说实话,我第一次觉得百度百科还是挺靠谱的,但是就像百科里面说的那样“知乎利用了大家对于社会认同感的需求,可是怎么去面对当前的破窗理论呢?如何去找到现在用户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平衡点?”
知乎的前辈用户们已经营造了一个很好的、高质量的问答氛围,知乎用户谌斌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微博之乱耳,无SNS之劳形”形象的描绘了知乎的社区氛围。给我邀请码的老师一再叮嘱,一定要高质量问答,要活跃,我唯唯诺诺,问问题之前,先Google一下看有没有答案,回答问题之时,仔细检查有无错漏之处,知乎的从众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可是现在呢?没有意义的问题越来越多,相似的问题越来越多,知乎的激励制度和惩戒制度我都找不到方向。你可以试着在知乎搜索一下诸如“哪个好”“求推荐”“真的吗”这类的关键字。
也许是因为知乎的口碑已经打出去了“可能是最好的问答社区”、“无私的帮助”、“上流社会的聚集地”,又加上人们对于结果的重视和对过程的忽视,都已经忘了如何提问题,忘了回答一个问题需要花费的心血,更对于那些无私帮助的人,忘了说谢谢。
人们只想着用最小的精力,得到最大的收益。
我所就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经常会有同学问我“我XX想买一台电脑,帮我推荐一下吧”,以前我真的很认真帮他们找合适的机型,详细的和他们的经济能力,之后的用途,颜色喜好,售后服务,这个人的电脑水平都要联系起来,每一次都得花几个小时的功夫。
可是后来我不愿意去帮他们选了,尽管我很用心的去找到了一台我以为很适合他们的机子,可是当他们傻不拉几的听信了电脑城里面销售人员的话,买了一台自以为很好的电脑,我觉得很伤心。之后的结果更是可笑,刚买来的时候觉得我推荐的完全是垃圾,JS给他们讲的道理变成了至理名言,过了一阵子发现真的不好用又会来找我诉苦“当初要是听你的就好了,现在这机子真慢,好垃圾...”,更差劲的就是即使买了不好用,也会觉得是我推荐的牌子我推荐的型号,不好了赖我。
不过那好歹是在现实中,来到了知乎,这样的事情越发可笑,经常会有大神写一些文章讨论自己对于“服饰、珠宝、食材、美容的心得”,下面的评论就会有很多理所当然的评论“那我要是买一个XX,你觉得买什么好?”、“求推荐XX-XX元的洗面奶”、“求推荐XX-XX逼格高的手表”...
要是这些大神不回复也就罢了,可是大神认真的回复了之后,还是会有评论“煞笔,一点都不好用”、“骗子,用了几次就坏了”、“好是好,就是觉得买了假货”...
我们是专业知乎点赞、回答置顶、推广营销,如果你需要我们的帮助,请加微信:lc666545,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