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二月二习俗_二月初二,田艾籺飘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94
导读

现在随时可买到田艾绒,要知道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城里人得到农村亲友送来的田艾绒或田艾籺那简直是如获至宝。 吴川人“二月二”做田艾籺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特别是农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们就捣米粉、备…

农历二月初二是传统习俗庆祝“土地诞”即土地公诞辰之日,过去,这一天要烧猪、买糕糖水果到土地庙去大拜祭,家家户户还要做田艾籺(一种米糕)敬土地爷,以祈土地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做田艾籺的习俗吴川历来盛行,因为在这个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等待春耕的田野上长满灰绿色的田艾。 约10厘米高的田艾, 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给人毛茸茸的感觉。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吃田艾绒做的籺,可以清除体内杂物、尘埃,去腻化积,养身健体。因而每到这个时节,农村的男女老幼就到田野去采摘 田艾,晒干再用竹箕把田艾干擂擦成绒,然后煮熟晒干,变成像棉絮样灰绿色的绒绵,就成了上等的田艾绒,就可以拿来和米粉做田艾籺了,或拿到市场去卖,赚些钱帮补家用。

不过民间认为田艾绒越陈越好,因而很多人把上好的田艾绒密封收藏,日后自用或馈赠亲友。虽然现在随时可买到田艾绒,要知道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城里人得到农村亲友送来的田艾绒或田艾籺那简直是如获至宝。

吴川人“二月二”做田艾籺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特别是农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们就捣米粉、备田艾绒、 做田艾籺,用煮好的田艾绒红糖水和米粉搓成粘皮,然后包上白糖、花生、 椰丝、芝麻、肥肉做成甜味的田艾籺, 香味的则用新鲜虾仔、生葱、新鲜萝卜丝或咸萝卜碎加肥肉、芝麻、花生作馅。

田艾籺有的用木凿的模子做成杯口大圆形的;有的做成桃子形的;有的做成碗口大半月形的,再用新鲜的木菠萝叶子或土生的一种叫做“能木”的树叶包垫起来,放进镬头用武火蒸熟,既省钱环保,又有绿叶的清香。由于米粉加入田艾绒,蒸熟后的田艾籺油黑发亮,又暗透着田艾的绿光, 剥去叶垫趁热放入口中,顿时满口生香、糖胶溢满嘴角,各种馅的香味加上田艾和垫叶的清香,简直让你胀破肚皮也不停口。

农村人做田艾籺,除拜土地爷和自食外,媳妇还拿田艾籺“去村”(回娘家), 还要送给城里的亲友,因为这是最受欢迎的农家糕点。这个时候,城里人往往会收到多个农村亲友送来的田艾籺,结果要分派给街坊邻里或吃几天才能吃完呢。

现在有机器加工米粉,不需用人工踩着木对去捣米粉了,田艾籺亦不分季节,随街可买。

想了解更多吴川本土文化请点击文章上方“吴川杂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可删)

文章选自《湛江文史·民俗文化》

作者:孙宁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