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克制潜艇的最好武器还是潜艇,因此各国海军都非常重视使用攻击型潜艇猎杀敌方潜艇的问题。
为了有效执行反潜任务,攻击型潜艇需要定期进行操雷(也就是没有战斗部的训练鱼雷)发射训练,以维持猎杀既能。为了使训练更加逼真贴近实战,假想敌往往就是己方的另一艘潜艇。
1989年10月,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就进行了这么一次操雷训练。发射鱼雷的是“维克多”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K-469号,假想敌是“旅馆”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K-178号。
在训练中K-469号顺利发现了隐蔽在150米水下的K-178号,确定方位和距离后向其发射了一枚操雷。但操雷发射出去之后始终没有在预定海域浮出水面,让K-469号上的官兵十分奇怪,以为操雷是被洋流卷走就此失踪。
结果等训练结束命令下达,K-178号假想敌也浮出水面后,舰上官兵才惊讶地发现,那枚失踪的操雷正一头插在自己艇身右舷!好在鱼雷没有战斗部且没有穿透内层耐压壳,才没有引发悲剧事故。
K-178号就这样插着鱼雷返回港口,鱼雷被拆下后,潜艇得到了维修。
事故调查显示这起事故是因为K-469号的鱼雷操作员在发射操雷时忘记关闭引导头所致,导致鱼雷没有直线航行,而是准确被K-178号吸引并最终击中了后者。K-469号官兵受到了警告处分。
K-178号潜艇在1990年苏联解体之前退役,随后遭到拆解。
其实这种鱼雷误击事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海军“坦奇”级柴电潜艇“飞鱼”号(SS-490)在1960年8月的一起反潜训练中同样扮演假想敌,结果被“法拉格特”级导弹驱逐舰“国王”号(DLG-10)发射的一枚MK44操雷意外击中。
鱼雷在击穿潜艇指挥台围壳时被卡住,幸好没有击中关键的耐压壳体,才使“飞鱼”号心有余悸地浮出水面带着鱼雷顺利返回基地。这艘潜艇完成维修后一直服役到1977年,随后被卖给意大利海军成为“詹弗兰科·戈扎纳·普里亚罗贾”号(S-502),直到1981年才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