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满清政权入关后的第三位帝王。由于父亲康熙是一位生育健将,而且当时也没有计划生育的管控,所以雍正皇帝有着近二十位兄弟。在经过惨烈的九子夺嫡后,胤禛终于更进一步,从雍亲王变成了大清王朝的皇帝。
但后世关于这位皇帝的评价却并不是很好,世人总是怀疑雍正皇帝继位的合法性,抨击他对兄弟、对政敌的残酷打压。那雍正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帝王呢?
就说这满清十二位皇帝中,雍正可以说是大部分的朋友都比较佩服的一位了,即便是在中国历代帝王史上,可以与雍正相比的也就只有隋炀帝杨广了。据历史学家考证,雍正皇帝每周要工作八十个小时,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勤政最慎政的君王,也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君王,是个典型的“拼命四郎。”
经过雍正皇帝的励精图治和大力打击贪污腐化,终于把康熙皇帝死之前留给他的几个铜板和一个风一吹就要倒的破草房,变成了儿子乾隆继位时的超级大别墅和满屋子钞票。可以说,要是没有雍正皇帝,满清这个江山社稷恐怕要跟元朝一样短暂了。
除此之外,雍正不好女色、不劳民伤财、情商智商都好高。那这么一位不仅高双商,而且有钱上进的皇帝为什么会成为被后世非议颇多的皇帝呢?这就要说到雍正时期的几项改革和大力反腐的事情了。
改革这种事情最早最为出名的就是先秦的“商鞅变法”了,商君的改革使得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但从古至今,改革者的下场却都是不怎么好的。如商鞅,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明朝张居正,落得个死后抄家掘墓的下场。
因为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的改革,总不可避免的触动很大一部分人的蛋糕。雍正虽然是皇帝,动了别人的蛋糕别人也不敢直接找他算账,但背后骂他两句还是可以的。至于反腐,那就更不用说了。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为的就是搞那么点银子,断人财路等同于杀人父母,所以这些官员无不对雍正咬牙切齿。
但这些并不是雍正被黑的主要原因,因为得罪了这些士绅阶级和官员顶多被背后骂几句,而真正可以左右一个帝王后世名声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终日四书五经,饱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人。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但与今天的开明不同,古人要想考取功名,入仕为官只能读一种书,那就是孔圣人的书。其他像什么医术、数学统统被归为奇淫巧技,上不得台面,也不被人尊重。
那么雍正为什么会得罪这帮读书人呢?究其原因还是要说到改革中的一项政令。雍正年间的改革推出了一条“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条政令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全民纳税和全民义务劳动。雍正以前的历代帝王为了笼络读书人,规定了官员和有功名的读书人可以不用纳税和参加徭役,这也是为什么“范进中举”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要知道,在古代,不要说考中了举人。单单只是一个秀才就可以不用纳税、不用夏天被官府征去挖河道,冬天被征去加固河堤。我们经常骂“穷秀才”其实是不对的,单单不用交税这一条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所以,雍正可以说一条政令把全天下的读书人得罪了一遍,这帮士子心里可以说是极度愤懑。除了这个原因,雍正时期大兴的文字狱也为其招来了不少抹黑。所以,这帮读书人利用“九子夺嫡”和雍正对待兄弟、政敌这几件事,对其进行疯狂的“撕咬”。最终把一位一心为国为民的君王刻画成了残暴之君。不过,每个人的心里对雍正皇帝的评价都不相同,那对于雍正,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对此文涉及话题感兴趣的,请关注公众号(你我在关注)ID:niwozaiguanzhu 微博号:你我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