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孩子的学习打卡吧,别让“打卡”坑害了娃的学习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8
导读

最近,我们的朋友圈安生了不少,微商朋友暂时不营业了,但是却有一波新生力量开始霸屏朋友圈。因为,一开始可能为了积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每天坚持打卡,但是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回到家也有一大堆家务,或者就想单纯地休息…

最近,我们的朋友圈安生了不少,微商朋友暂时不营业了,但是却有一波新生力量开始霸屏朋友圈。那就是各种“打卡”:孩子早读打卡、孩子背诗打卡、孩子阅读打卡、孩子跳舞打卡、孩子做家务打卡……尤其在寒暑假期间,朋友圈简直成了“打卡重灾区”。

可是,打卡有用吗?忙的是家长,孩子学习真的进步了吗?家长们,请停止孩子的学习打卡吧,别让“打卡”坑害了娃的学习动力。

“打卡”学习,打出“间歇性踌躇满志”

朋友家孩子今年8岁,班级要求连续打卡一整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朋友很重视教育,自然积极配合,每天不分休息日不休息日,天天录了孩子读书视频就发朋友圈,连续坚持了一个月。最后,朋友家孩子成了班级打卡阅读第一名。身边朋友都很佩服她家孩子做事有恒心,热爱阅读,纷纷向她讨教学习妙招,谁知她却说:“我们早不阅读了,打卡过后,孩子依旧不主动阅读,只有打卡时才像模像样地读几页书。”

孩子这种“打卡”学习的状态,让我想起减肥时常用的一个词——“间歇性踌躇满志”。每次都是“常立志”,但是很难“立长志”。打卡运动时,能量满满,不打卡时就又懈怠。孩子“打卡”学习,其实也是一个道理,打出了“间歇性踌躇满志”。孩子的学习劲头,只存活在朋友圈的打卡照片和视频里。

“打卡”后,家长累,孩子对学习也有抵触情绪

其实,说到“打卡”学习,家长们都有怨言。因为,一开始可能为了积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每天坚持打卡,但是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回到家也有一大堆家务,或者就想单纯地休息休息。为了孩子“打卡”学习,家长勉强提起一股气,但孩子却磨磨蹭蹭,不配合,不愿意。结果,“打卡”成了家长和孩子每天逼着自己完成的“任务”。“打卡”后,家长累,孩子对学习也有抵触情绪。

一旦孩子有了抵触情绪,“打卡”不但起不到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作用,反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靠“打卡”让孩子学习进步,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打卡”不是目的,应该唤醒孩子的自觉意识

家长们要明白,老师让学生“打卡”学习,不是为了“打卡”而“打卡”。而是想通过打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所以,家长别会错意。要知道,“打卡”不是目的,应该唤醒孩子的自觉意识。

因此,家长在督促孩子打卡的时候,不要给孩子传递紧张情绪,更不能说:“快,今天老师要检查,你不打卡就要挨批评。”或者说:“别的同学天天打卡,你都落后了。”不能强迫,更不要攀比,而是在打卡的时候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打卡,这次打卡家长喊,下次就要他主动去做。就算不打卡,或者家长没空帮他打卡,也要让他自觉去学习。

家长们,你家孩子有“打卡”学习的任务吗?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