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一生中,受影响最大的一段时期,便是在孩童和年少时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我们的性格和之后的行为模式,在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我们从小在原生家庭中所给予的输入印记。这是不仅仅是影响这个人,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未来相处的关系好坏。
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悲剧,也而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在张爱玲的很多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的眼中,世间众生是如此的生性薄凉。人都是在尔虞我诈当中互相伤害中度过的,全都是坏心眼。
这是因为张爱玲本身就已经失去了一颗爱心,尤其是受过情伤之后,对人对己都是彻骨的薄凉。以至于最后冷光当中孤独离世,也不愿和普通人一样让亲人陪在自己身边。因为她从来都不相信亲情,实际上在她离世时,亲弟弟尚在。
张爱玲的亲弟弟叫做张子静,出生于1921年,比姐姐张爱玲只小了一岁。所以两人在小的时候,即是姐弟也是玩伴。父亲张志沂是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母亲也是名门闺秀。从小两人便是在富足的环境中长大。
可是张志沂却是一个瘾君子,每天不务正业。家里的钱眼看着慢慢就要被败光了,母亲忍受不了最后和丈夫大吵了一架,便抛下了两个孩子离婚回娘家了,父亲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又续娶了孙用蕃。
张爱玲和继母孙用蕃性格不合,经常吵架。父亲看见了便会毒打张爱玲一番,而张子静却从不敢站在姐姐这一边。两人的关系也逐渐破裂,在家中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张爱玲投奔了生母黄逸梵,黄逸梵选择收留了张爱玲。
而当张子静也忍受不了父亲和继母想要投奔母亲黄逸梵的时候,黄逸梵却说让张子静回去,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养两个孩子。而此时的张爱玲也没有站出来说一句话,张子静只得重新回到那个令他绝望的家中。
可以说黄逸梵完全就是一个重女轻男的母亲,在她去世的时候,把自己的遗产全都寄给了张爱玲,却从来没有给过张子静任何帮助。实际上张子静比之张爱玲要过得更加的艰难,毕竟张爱玲是一个作家,在很早的时候便出名了,相应的稿费也十分的可观了。
当时张爱玲却和母亲一样,从不愿帮助张子静。当初张子静和朋友合作开办刊物杂志,于是便想姐姐帮忙写稿,可是张爱玲却断然拒绝了。还说:“你们办的这种不出名的刊物,我如果给你们写了,只会败坏自己的名誉。”
1995年9月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去世时,260多万港币遗产全都送给了自己的朋友宋淇夫妇,而张子静却连一分一毫都没有分到。张子静后半生都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甚至连结婚都凑不齐钱,最后在姐姐去世两年后,孤独离世。回望张子静的一生,真可谓是父不疼,母不爱,姐不亲,姑不怜。虽出生名门,却因原生家庭破碎而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