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晴
随着二胎的开放,挤进生产大军的不乏很多高龄产妇,对他们来说,二胎的到来,是多么来之不易的缘分,他们会更加的疼爱孩子,甚至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可是这种无休止的满足下又暴露了很多弊端,下面这位妈妈对孩子的态度,网友直呼:白养了。
前不久,在医院,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因为不满意奶奶给他叠的玩具,大喊“你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一旁的妈妈,看着45岁的样子,冲着婆婆说“妈,你去那个房间去吧,你看小娃都不高兴了。”
奶奶弓着腰,离开了房间。就在奶奶走的时候,4岁男孩像奶奶吐口水,周围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男孩“小孩子,怎么能对奶奶这样?”可是一旁的妈妈冲着人群大喊“谁用你们管,多管闲事。来宝吃个棒棒糖。”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和我一样的心情,也许大家也看到过这种情况,这种缺少教养的孩子也会存在某个角落。无论有多疼爱孩子,作为家长,我们的疼爱需要有分寸,我们还有更大的责任是教育,那么在一个家庭里,家长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1.家长需要起到模范作用。
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夫妻之间和谐相处,不暴粗口,殊不知,爸爸妈妈的作为都会潜意识影响着孩子。
2.家长和孩子多互动。
平常家长可以和孩子做游戏,看绘画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一些文化典故,熏陶孩子的思想道德。
3.多带孩子见识下外面的世界。
节假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出去旅游下,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见识,还有利于塑造孩子的性格。
作为4岁的孩子,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具备以下的素质了。
1)尊老爱幼。
这个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就像这个4岁的男孩,连自己的奶奶都不尊重,以后如何尊重自己的父母。
2)公共场合形象。
在公共场所,像医院,图书馆,地铁站等,孩子有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你像4岁的男孩对奶奶吐口水,这是一个多么可耻的行为。公共场所做到静,起码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3)独立自理。
疼爱孩子也是每个家长的天性,可是过度宠爱等于害了孩子,养育孩子不仅要教育他们做人的规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理能力,从这个年龄段,就可以尝试培养孩子做些简单的家务能力了。
确实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我们都希望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可是在满足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了我们有更大的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