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何会被杀?不是因“迎回二圣”,也不是秦桧的“莫须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79
导读

在《说岳全传》以及各种评书演义中,岳飞被杀,主要原因是:主张迎回二圣,惹怒了宋高宗,最终被赐死风波亭。 而金国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抓在手中,显然会让宋高宗投鼠忌器,这也是金国一直不放 宋徽宗、宋钦宗…

提起“精忠报国”4个字,大家都会想到民族英雄岳飞。然而,一心为国为民的岳飞最终却被奸臣秦桧“莫须有”的罪名所杀害,令后人唏嘘和感叹。

当然,秦桧说是“莫须有”显然不是岳飞的真实罪名。那么,岳飞之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是死于什么罪名呢?

在《说岳全传》以及各种评书演义中,岳飞被杀,主要原因是:主张迎回二圣,惹怒了宋高宗,最终被赐死风波亭。

事实上,岳飞确实主张过“迎回二圣”,然而,迎回二圣的主张却是宋高宗率先提出来的。

宋高宗是宋徽宗的第九子,阴差阳错地继承皇位后,提出了“迎回二圣”以此号召天下民众为其卖命。宋高宗曾多次说:“朕为二圣在远,生灵久罹涂炭,屈己请和,而金复用兵,朕当亲总六军,临江决战。”

当然,提出“迎回二圣”这是宋高宗真实想法。其实聪明的宋高宗知道,他继承皇帝大位之后,就算是宋徽宗、宋钦宗返回,也不能撼动他的位置。一方面是宋朝森严的礼法制度所至,另一方面,宋徽宗的心腹人马早在宋钦宗称帝时就被宋钦宗清洗空了,而宋钦宗的心腹人马则被统统抓到金国去了。宋高宗上任后,身边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文官武将,这些文武大臣为了自身的利益,当然不会背叛宋高宗,倒向“失势”的宋钦宗、宋徽宗这边。

而金国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抓在手中,显然会让宋高宗投鼠忌器,这也是金国一直不放 宋徽宗、宋钦宗回国的真正原因。

因此,岳飞之死,显然不是这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功高震主。 

在宋高宗时,内忧外患,于外来说,外敌入侵,兵荒马乱。于内来说,灾荒连连,流寇横行,单靠国家的正统兵力显然是无法平乱的。因此,宋高宗才下圣旨,允许天下各路诸侯招兵买马,这才有了岳飞、韩世忠、张俊、吴阶等名将,并诞生了“岳家军”和“韩家军”等“大家”。

而宋高宗在皇位坐稳之后,急于和金国签订和解条约,目的只有一个:削夺“大家”兵权。

而识时务的韩世忠和张俊等人眼看风声不对,立马都交出了兵权,主动当“过客”,只有一心想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岳飞非但不交出兵权,而且违背宋高宗旨意继续抗金。

原本就功高震主的岳飞,又因违令不遵,自然引起了宋高宗猜忌。而这时又有了间细秦桧在其中进行挑拨和离间,可怜的岳飞最终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

秦桧之所以要害死岳飞,很多人都说秦桧是金人的奸细。据悉,岳飞前一撤军,秦桧在宋高宗的指使用下,马上与金兀术展开了谈判,很快达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绍兴和议》。条款除要南宋称臣、纳贡、赔款、割地外,金兀术还提出一个额外要求:“必杀飞”。

在给秦桧的信中,金兀术这样写道:“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就这样,从前线回来的岳飞自然难逃一死。金兀术不但给秦桧下达了杀无赦命令,也给他留下了“护身符”,他在条约里明确地写了这么一条:“不许以无罪去首相。”也就是说,即使是赵构,也不准罢免秦桧。

也正是因为这样,宋金和议后,有金人撑腰的秦桧竟然担任独相长达18年之久。期间,宋高宗因为顾忌金人,非但不敢动他,而且对他百依百顺。

直到宋高祖死后,宋孝宗继位后,立即为岳飞平反,可惜这时秦桧早已经死去,于是宋孝宗下令将秦桧“忠献”的谥号改为“缪丑”,废除“申王”的爵位。

时过境迁,在杭州岳王庙内,佞臣秦桧夫妇像反剪双手跪于岳飞墓前,被人们唾骂已有八百余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