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说的裹脚主要针对古代女性。裹小脚素有“三寸金莲”之说。
宋代时期,朱熹总结孔子的思想,推出具有时代背景的理学,即限制人的欲望。北宋程颢,程颐与朱熹的理学思想并称为“程朱理学”。并成为统治者的治民思想。
裹脚便是理学的一个展示。女孩大约4、5岁时,就会被母亲裹脚,因为年纪小,骨骼具有伸展性,有利于形成尖尖的小脚。但是初次裹脚,双脚非常疼痛,不能下地,连大小便都需要搀扶。
对于为什么要裹脚,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女孩走路不好看,裹脚可以极大地辅助女孩走路不颠簸。
还有一种是审美观念,比如现在的“樱桃小嘴”等形容词,都极大夸耀女孩面容俊美。那么裹脚,可以让女孩的脚可以更加娇小,更加能够体现女孩的柔性美。
宋代起始裹脚之风,由于中国自古的“重男轻女”思想,女孩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裹小脚实为将女性心理禁锢在屋内,或者减小与外界的接触度,体现程朱理学“以理克欲”的思想,极大阻碍了女性身心的自由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皇权发展到巅峰,对民众生活极大限制,造成裹脚居然在全国推行。
虽然古代人们很推崇裹脚,但本生极大造成不良社会之风,直到清朝后期,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中国人,认识到裹脚对于女孩身心健康的伤害,极力倡导废止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