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从幼儿园回家以后总喜欢一脚把鞋子蹬掉,光着脚四处跑。
婆婆看到马上急了,拿着鞋子一路追着跑,边跑边喊:“赶紧穿上鞋,小心着凉!”直到芽芽乖乖穿上鞋才放心。
我安慰她:“房间温度不低,不用太担心,小孩子光脚走路其实挺好的,还能增强抵抗力呢。”
婆婆不以为然:“你懂什么呀,寒从脚起,知道不?脚一定要保暖。孩子那么小,冻坏了怎么办?”
看到她这样紧张孩子,我心里既开心又有些担忧,如果就这样剥夺了孩子光脚的机会,可如何是好?
我想,很多年轻父母都和芽芽妈有同样的烦恼,不过,和老人育儿观念冲突时不能硬碰硬,得慢慢沟通才行。
01
孩子究竟能不能光脚?
必须能!
老人们爱说“寒从脚起”,因为老人新陈代谢慢,老人觉得冷,所以觉得孩子也冷,可孩子明明是一刻都停不下来的小火炉啊。
老人说,你看娃脚丫子这么凉,肯定冷啊!
对于宝宝来说,手脚凉不代表宝宝真的冷。
宝宝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而手脚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距离心脏较远,再加上婴幼儿末稍部位血液循环较差、供血量少,以及皮肤较薄。
所以,根据手脚温度去判断宝宝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摸宝宝的后颈脖子,如果颈部温热,手脚温凉,那这个时候温度是刚刚好的。
2
关于光脚,你误会了多少?
光脚学走路,稳当!
当宝宝光着脚丫子的时候,他会用自己的脚趾稳稳地抓住地面来保持身体平衡,减少滑倒的概率,从而走得更稳、更好。
光脚跑跑跳,健康!
光脚时,宝宝的小脚不受鞋袜的束缚,能更自然地生长和发育。光脚走路还能强健足弓,锻炼宝宝脚部的肌肉和韧带,增加脚踝的灵活性。
光脚踩地板,聪明!
光脚能加快宝宝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宝宝丰富的脚底神经,感受不同质感的地面传来的刺激,促进感官和大脑的发育。
3
日本“赤足”教育已成为一门正式课程
前段时间,一段日本幼儿园举办“光脚运动会”的视频刷爆了网络,运动会上所有的孩子都光着脚丫参加运动会。而孩子们也很享受光脚带来的快乐。
其实,在日本的很多幼儿园或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光着双脚绕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活动,这就是 “赤足教育”。
日本的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无拘无束地走路,能促进脚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抗病和耐寒的能力,所以很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接受“赤足教育”。
除日本外,东南亚等热带气候的国家也是有赤足习惯的,无论大人孩子,进家就光脚在地板上走。所以宝宝光脚走路并没有那么可怕,天热之后,让宝宝光脚走路反而对身体大有好处。
4
穿不穿袜子,看宝宝身体状况
对于健康的宝宝,穿不穿袜子真的不是很重要。就算在空调房里,只要温度适宜,风口也没有对着宝宝,光脚是不会让宝宝着凉的。
如果宝宝最近身体不太好,有点感冒什么的,芽芽妈建议还是给他穿上透气的薄棉袜。挑袜子的时候注意松紧、长短适中。
另外,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宝宝,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自身产热不足,体表散热面积又大,所以要格外注意保暖。这时候小袜子还是很必要的,穿衣的多少以颈部温热,手脚温凉为准。
5
孩子光脚要注意什么?
□室内注意防滑
宝宝光脚时,妈妈们一定要确保地面安全干净,没有异物、水渍。
如果是地板,娃变成“赤脚大仙”完全没问题,地砖或水泥地的话最好铺上爬行垫哦。
□空调温度适宜
夏季房间里一般都会开空调。如果宝宝是光脚的,妈妈们就要注意把控空调的温度,不要让风口直接对着宝宝吹。温度控制在 24°c~26°c。
□孩子不爱光脚也不要勉强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娃都喜欢光脚,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勉强,孩子舒心最好。
让孩子光脚不仅不容易生病,反而有利于足部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疾病。让宝宝适当光脚有利无害的,妈妈们更是无须担心。
6
穿袜子要注意什么呢?
有的宝宝不喜欢光脚,反而更喜欢穿袜子,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01
检查有无多余线头
给宝宝穿袜子不要忽视内里的光滑。新买的袜子要翻过来,把里面的线头都剪掉,以防线头缠绕住宝宝的脚趾头。
02
袜子要舒适宽松透气
寒冷的冬季时,可以给宝宝选择保暖的棉袜。宝宝的袜子要选择棉、毛材质的,不要选择晴纶材质的袜子,还要宽松舒适,不能太紧。
那么炎热的夏季,就要为宝宝选购薄的棉袜,同样不要勒着宝宝,以防止血液不循环。
03
常更换常清洗
宝宝爱活动出汗多,再加上夏天天气热,宝宝的袜子一定要勤换避免细菌滋生。
此外袜子穿了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尤其是当发现宝宝的袜子没有弹性、后跟变薄、有破洞,或者穿上后有勒痕,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为宝宝更换新袜子。
原来宝宝光脚有这么多好处,咱就让小家伙们尽情地赤脚撒欢吧!
如果奶奶再叨叨“寒从脚起”、姥姥再阻止小祖宗光脚走路,那你就把这篇给她们看吧,我们如此讲道理,芽芽妈相信老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也会信服的。
参考文献
[1]文章.光脚孩子更健康[J].农村百事通,2003(14):44.
[2]黄乾玉,周玉娟.关于幼儿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17):118-120.
[3]顾荣芳.健康行为养成理论辨析[J].早期教育,2003(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