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体健康是每一位爸妈的心愿。因为宝宝不会通过言语跟爸妈交流所以所以爸妈不能够及时的得知宝宝哪里不舒服,只能根据宝宝的表现才能判断宝宝是不是又不舒服的现象。因此,很多的新手爸妈都觉得带宝宝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便秘就是一件让很多新手爸妈头痛的事情。其实宝宝也存在便秘的情况。但是,一般在宝宝母乳喂养的时期,宝宝基本不会出现便秘的状况,但是一旦给宝宝增加了辅食,宝宝就有可能会出现便秘的状况。
怎么区别宝宝是便秘还是攒肚子?
很多爸妈见宝宝一周都没有排便了就以为宝宝是出现了便秘了。宝宝的身体状况跟成年人不太一样。对于攒肚还是便秘很多的准妈妈准爸爸都是分不清楚。
其实分别这两种情况也比较简单。首先,即便宝宝一周也没有出现排便的状况了。但是宝宝排便的时候没有痛苦的情况,而且来出来的便便也没有出现很干结的情况。那宝宝就是攒肚的情况。
但是宝宝如果在排便的便显得很痛苦,而且拉便困难,拉出来的大便比较干燥,那种就是因为便秘的状况引起的。
为什么宝宝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呢?
1、喂食不当
虽然,在前几个月对宝宝进行的母乳喂养中很少出现便秘的情况,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而在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时期,宝宝出现了便秘的情况。那宝妈就要认真的反思一下是不是食用的太过于辛辣了,或者是经常的大鱼大肉。
如果宝宝在早期并没有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而是以喂的奶粉,那就考虑一下宝宝的奶粉是不是泡的有点浓。
而在爸妈给宝宝增加了辅食的情况时,也是宝宝经常出现便秘的时间段。因为刚开始给宝宝喂辅食,很多的家长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辅食的搭配。对于宝宝来说,辅食并不是仅仅是精细的面食,宝宝也应该适当的吃一些蔬菜水果,最重要的是饮用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造成宝宝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
2、消化系统不完善
随着宝宝的增大,宝妈就会逐渐的给宝宝断奶。而断奶后宝宝如果宝宝经常的出现便秘的情况,那就不排除宝宝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缺陷了。
主要可能就是因为宝宝体内的肠道菌群不平衡,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宝宝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而另一种就是宝宝在之前食用的药物中的抗生素,破化了宝宝肠道菌群的平衡。
3、宝宝憋便
很多的准爸爸准妈妈可能不知道憋便是怎么回事。其实憋便就是宝宝的便便本来应该在某段时间排出体外,却没有及时地排出。以至于宝宝的便便在肠道内存留时被肠道吸收尽了水分。
因此,宝宝便秘就可能是因为憋便造成的一种恶性循环,因为粪便比较干,所以宝宝在排便的时候比较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宝宝憋便。
4、补钙过量
在宝宝小的时候,很多的爸爸妈妈都希望宝宝能够长得高高的。对此很多的宝妈都担心宝宝的出现却钙的情况,以至于给宝宝过量的补充钙元素。其实钙元素只是人体的一种微量元素,不用补充的太多。
补充的太多反而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一些宝宝补充过量的钙就造成了宝宝出现便秘的状况。因为过量的钙元素积聚在宝宝的肠道内没有被吸收,以至于多余的钙质跟肠道里的脂肪结合,造成了宝宝便秘的情况。
应该怎么缓解宝宝便秘的情况?
1、改变宝宝的饮食结构
如果是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妈在日常的饮食中尽量不要经常的大鱼大肉,注意自己的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食物。在饮食上合理的搭配,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免宝宝也被母亲的饮食影响到健康。
而如果宝宝是喝奶粉,那在泡奶粉的时候,就要按照奶粉上冲调说明合理的勾兑,避免出现奶粉过浓。
2、补充水分
虽然补充水分不能非常有效地缓解宝宝的便秘的状况,但是足量的水可以让宝宝减少憋便的习惯。可以说多喝水可以起到预防的目的。
3、活动和按摩
便秘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肠道蠕动。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加肠道得蠕动。但是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来说,根本无法实现。
如果宝宝出现了便秘的状况,宝妈可以让宝宝在澡盆中洗个热水澡,以达到放松直肠肌肉的目的。或者是宝妈用手在宝宝的肚脐周围做适当的按摩,也同样可以达到肠道蠕动的目的。增加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而一些可以走路或者爬的宝宝就比较让宝妈省心了,只要宝妈“督促”宝宝进行适当的运动,也是能够增加宝宝肠道的蠕动。
4、使用医学药物
对于宝宝来说,应该避免食用医学药物。很多人在便秘的时候,会想到开塞露或者是灌肠剂。但是这些对于宝宝的身体来说,危害都比较大,因此不建议使用。
如果宝宝的便秘情况非常的严重,那就难免使用医学药物了。而最常见的能够治疗宝宝便秘的药物就是乳果糖。乳果糖可以分解成有机酸,降低酸碱值,增加水分的滞留,通过刺激,达到排便的目的。
但是对于这样的药物治疗,虽然很安全,但是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使用不当。
不管怎么说,对于宝宝便秘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宝宝和准妈妈的饮食。这样才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宝宝身体健康是一件不能忽略的事情,因此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宝宝虽然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出现异常的情况就是宝宝不舒服的表现。因此,就要辛苦宝妈做好跟宝宝的“交流”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