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对于古时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文化,更是当时一种不可替代的一种文学娱乐,古时文学才子纷纷比试对对联,来比比谁的文采更甚一筹,而在那时遇到一些才子才女布置的一道难道众人的上联时,众人一起冥思苦想,用机智的对联来想出一个精妙绝伦的对子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就。不过在很多时候,好的对联并不容易,靠实力,也要靠运气,一个好的对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很有可能也是两人喜结良缘的方式。
在古代一些富贵的官员的家庭中有些子女,而对于具有文学底蕴的大家来说,培养他们子女学习文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一些大富大贵的家庭中,他们的子女便是琴棋书画可谓是从小就样样精通,才气横溢,于是对于她们的另一半而言多了很多选择权。
才子佳人的伴侣让人羡慕,这些才子们为了能够找到可以琴瑟和鸣的另一半,也会用对联来表达爱意。明清时期,文化又到了一种非常繁盛的时期,年轻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欢度青春。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则是关于对联相爱的故事。
在明朝嘉靖年间,河南闹饥荒,当时有一家富裕人家,打算开救济粮,将自己家中粮食给予那些贫困的人,这也是许多富裕人家他们必做的事情,因为开仓济粮不仅仅能够帮助他人更能够为自己的家族增多知名度,能够结识更多有才识的人才来,于是对于这些大富大贵的人而言便是顺手为之。但有时也会有滑稽一面,这家富裕的人家中的粮食快要没有了,于是便限定了粮食的数量,并规定,只许有才学之人才能够优先招待。
而当时给人们施奢粮食的是那家的小姐,而这个小姐也因此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说要是谁能够对出下联便可以吃粥,而这个小姐的上联来说可谓是极为困难的,上联是:“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而当时许多贫困之人多为农民于是便没有人能够答此上联,因此小姐见状便知没办法了,只能降低难度,说道:谁要是答出了上联,全部人便都能够喝上这粥了!但是随着小姐的语音一落众人虽然都很兴奋希望有个人能够站出来,为他们争夺一碗粥,但是过了一会儿依旧没有一个人对出。
小姐正准备放弃离开的时候,突然有名乞丐站了出来,浑身脏兮兮的,但是脸上却出奇的干净,仿佛是特意打扮了一番。小姐见状也是微微一笑,表面他可以开始了,然后乞丐信手拈来道:“家人给嫁人,家人愿,嫁人怨”,小姐听后十分满意,因为对于乞丐而已对的可谓是工整,于是所有人便都吃上了粥,而对于小姐而已更是对于那个乞丐有着不少好感,小姐看出乞丐是为有才学之人于是便嫁给了他。
不知道各位看官你们又有什么更好的下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