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一个母亲能极度的无私,那么她的儿女就会是极度的自私。因为那些不自私的儿女,不会用“母亲”这个称谓,困住母亲的一生。
张华对自己的母亲淑芬说:“谁活着不是为了儿女。为什么就你这么自私。你不跟我爸复婚,我和我弟弟就要每天去照顾我爸,难道我们不过日子了。人家的父母能为了儿女,坚持一辈子的三无婚姻,你怎么就不能。
你做这些不是为了我爸,是为了你自己的儿女。一个当妈的,为了自己的儿女受点委屈怎么了。”
淑芬面对女儿的声泪俱下,咄咄逼人,始终沉默。淑芬心里是寒凉的。她跟前夫已经离婚三年了,她也谈了不错的老伴。两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遭到了淑芬儿女的极力反对。淑芬的儿子找上门说:“你都57岁了,你儿子都有儿子了。你现在闹这一出,丢不丢人。你不觉得丢人,我们当儿女的还得出门呢?”
淑芬的女儿比儿子更直接:“你跟别人结婚,还不如跟我爸复婚呢。你跟我爸复婚,以后你们也能相互照顾,减轻我们的负担。你二婚的话,我们跟着丢人不说,以后还得多伺候一个。”
淑芬知道儿女的打算。她跟前夫离婚后,前夫的日子过得很不好,于是他经常去找自己儿女的麻烦。去年的时候,她的前夫住过一段时间的医院。
两个孩子统一的意见就是,让她去照顾。
她儿子说:“妈,我单位忙,我根本走不开。你们虽然离婚了,但是毕竟在一起这么多年,你搭把手也是应该的。”
她女儿说:“当初不让你们离婚,你非要离。现在我爸成了这样,还不是得拖累我们。你当初不离婚,根本没这么多麻烦事。”
淑芬那时候选择了妥协,她一直把前夫照顾到了出院。前夫要求复婚,她的儿女也建议他们复婚。可淑芬伺候了这一家子半辈子了,真的想过几天轻松的日子。
她跟自己的儿女说:“我不会复婚。以后,他生病了,我也不会再照顾他,我们已经离婚了。这是最后一次了。”
后来淑芬在跳广场舞的时候认识了老张。
他妻子很早就去世了,拉扯大了两个孩子。他跟她在一起的时候,特别顾及她的感受。她给前夫一家做了一辈子的饭,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没说过一个谢字。
而跟老张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都是老张下厨做饭。老张让她看到了婚姻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女人是比男人金贵的。女人是用来心疼的。她可以对自己很好,而老张也允许她对自己好。在老张的观念里,男人就是该比女人多承担的。
淑芬说:“跟老张在一起,我不觉得自己是个没尊严的保姆。我觉得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懒,因为他愿意看我活得舒服和开心。我前夫就看不得我舒服,他就想让我一直为他们付出。”
在淑芬和他前夫的家里,孩子是重要的,男人是重要的,只有淑芬是不重要的。淑芬做了饭,男人和孩子从来都是先吃的,没有人管淑芬。
淑芬曾经为此反抗过,可男人说:“你一个大人,跟孩子抢吃食。”
淑芬说:“你不是大人吗?你怎么比孩子吃得还急。”
淑芬的前夫说:“你跟我比,我是个男人,男人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你是个女人,能让你上桌子吃饭就是给你脸了。”
淑芬跟着前夫过了30几年,她的前夫从来不知道她喜欢吃什么,也没在乎过她累不累,开不开心。他要的仅仅是,把家里的活都做完了,把孩子都带好了,不要给他添任何麻烦,至于淑芬的感受,一点都不重要。
淑芬就这样“行尸走肉”般地过了30几年,等到儿女都结了婚,等到儿女的孩子也都上了学。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太累了,她想要换一种生活。
她跟前夫离婚,前夫让她净身出户,他觉得她离婚后一定会过得特别差。他们离婚的时候,她的儿女也抱了这样的看法。他们都觉得她肯定会回来求男人复婚的。
可她离婚后,就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自己租了房子,自己挣钱自己花,反而有更多的时间打扮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而她的前夫离婚后,请了好几个保姆,没一个让他满意的。他找了她好几次,每次都是又闹又骂。可他们已经离婚了,他再怎么闹,也左右不了她了。
他左右不了她,就开始找他的儿女帮忙。儿女轮番过来劝她,可她宁愿死,也不想再回去过那种伺候人还挨打受骂的日子了。
现在,她又找到了想要过一辈子的人。两个人至少还有20年的好时光可以过,她不想放弃。
而她的儿女却意识到,她一旦再婚,就会彻底不管他们的父亲了。他们的父亲什么样子,他们最清楚不过了。如果淑芬不肯过去当牛做马,那么他们就要过去当牛做马了。
淑芬的儿女极力反对淑芬再婚。
淑芬的女儿说:“你要非这么自私,只想着自己。那我们就断绝关系,以后你指着那个男人养你吧。你现在不为我们着想,不帮我们照顾我父亲,那你老了,我们也不管你。”
淑芬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她突然觉得自己的儿女都像极了她的前夫。
她有时候也会怪自己,忍了30几年没反抗。不然孩子们也不会是这种自私的样子。她女儿坐了两个月子,都是她照顾的。她不仅照顾女儿,还照顾了女儿的婆家。
她女儿跟她父亲一样,都习惯了淑芬的付出。他们不觉得淑芬累,也不觉得应该感谢淑芬。在他们眼里,淑芬就该是伺候人的。
淑芬女儿的两个孩子刚大点,淑芬儿媳妇又生了孩子。淑芬的女儿说,自己两个孩子更需要她。淑芬的儿子说,伺候儿媳妇坐月子,给儿媳妇带孩子就是应该的。
两兄妹因为这件事好几年没说话。而淑芬的女儿更是因为淑芬选择了给儿媳妇带孩子,到现在一直说淑芬重男轻女,说淑芬偏心眼。
淑芬知道这个女儿比儿子更跋扈。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女儿一直逼问她:“你到底要那个男人,还是要自己的儿女,你说啊!你都57岁了,别闹了,回家照顾我爸。等你们老了,我们给你们养老。咱们正常地过日子不行吗?”
淑芬突然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真的很可笑。
原来,她伺候人才是正常的,为别人付出才是正常的。她想要为自己过日子,想要让别人顾及她的感受都是不正常的。
淑芬对自己的女儿说:“我不会跟你爸复婚,我也会二婚。我养了你们一场,能付出的都付出了。就算是我上辈子欠你们的,我这辈子也还清了。我老了,就想过几天舒服日子。你们要是因为这个不认我,我就当自己无儿无女。”
淑芬二婚的时候,她的儿女都没有来。他们对外一致的说法是:“我妈为了一个男人,连儿女都不要了。”
淑芬对外的说法是:“儿女债,已还清。”
有人担心淑芬的晚年,淑芬说:“我多攒钱,以后住养老院。”
淑芬没有说的是,其实她知道即使她老了,她的儿女也不会好好照顾她的。他们对自己的前夫何其推诿。
有的儿女比着谁孝顺父母,而有的儿女比着谁不孝顺父母。她的儿女属于后者。
她宁愿老了去养老院里,静静地等待死亡。也不想目睹这样的一幕。
她会觉得冷。
董卿在产子后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所有放弃自我的爱,对孩子都是伤害。”
我始终在想淑芬这样的女人,她们在婚姻里曾经放弃自我地爱过孩子和丈夫。淑芬的丈夫和孩子变成那么自私的样子,其实淑芬是有责任的。
她把那一家人惯得无比自私,等到她想要逃离的时候,她的儿女和前夫都已经回不去了。
他们觉得,淑芬就该是为全家人付出的。如果她不再为全家人付出,那么她就是全家人的仇人。
涂磊说,爱多了,是债。
我想大概就是淑芬和她儿女的关系。她爱得太过了,儿女就成了债。当她单方面想要解除这债,就成了仇。
我写过一些关于亲情的文章。当我写淑芬这种人的错误时,有读者说出了这样的一个理论:你不该去过多地谴责付出的人,你应该更多地去谴责那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淑芬是那个因,而那些白眼狼是那个果。
我不得不承认,有很多儿女面对母亲的无私付出是感恩的。因为母亲为家庭付出地太多,他们最想要的是母亲能幸福快乐。
而淑芬儿女的情况,的确是白眼狼。他们只要求淑芬的付出,却从未想过给予淑芬一些回报。
这样的儿女,会让所有的母亲寒心。
我记得曾经有一篇爆文,一个母亲给四个儿子的遗书:“谢谢你们照顾我,但我后悔生下了你们。”
淑芬为儿女付出半生,她的儿女最后抛弃了她。她大概也后悔生下了这样的儿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