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这部电影,相信看过的,都对结尾处,孙俪一脸惊恐的样子记忆犹新吧。对于这样开放性的结局,当时是不是想法颇多呢?今天我就对着这开始和最后的两个片段,反复的看了半天,更是一帧一帧的去研究,发现小艾在最后根本就没有去看外面。
是否还记得结尾的孙俪好似想起了什么,突然的把荷包一扔,然后迅速的爬了起来,奔跑到门前,那一脸的惊恐的样子,是不是让你记忆犹新。
那到底想起什么,让小艾惊恐不以,拼命奔跑到门前,想拉门出去呢。
而后到门前后小艾一脸惊恐的样子,又慢慢平复下来了呢,是看到了什么,还是想到了什么。
我们先回忆下整体的剧情讲的是,在古代由于残酷战争和权利的争夺,上层人士难免会有性命之忧,于是秘密就有了替身,也就是影子的诞生。而在沛国的大都督子虞,由于被敌国战将杨苍击败,身负重伤之后,不得已启用从小培养的替身境州,为他行走在朝堂和战场之上。且沛国国君沛良与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计。做为影子存在的境州,因为喜欢上小艾,从而一直听候着命令,而在大战之前,子虞更是告诉他在与杨苍对战后,可以获得自由去见自己的母亲。到最后母亲还是因为自己而死,让境州彻底改变心意,彻底假冒子虞觐见沛良,而后一些列反杀,最终境州活了下来。
记得当时小艾突然的把荷包一扔,大惊失色的样子,然后像飞蛾扑火一样扑向门前。 那小艾到底想到了什么,让她如此惊慌失措。
有三点,第一点就是田战,小艾亲手教田战功夫的,而且田战与子虞密谋的事,小艾肯定是知晓的。第二点就是影子,就连子虞都有替身,那么沛良也可能会有,因为沛国里子虞对他威胁太大了,第三点就是知道了境州想要做什么,打算阻止。
但是小艾经过一段惊起拼命的奔跑到门后,却在拉开门的瞬间,惊恐的表情慢慢平复下来。
我为什么说小艾根本就没有往外看呢,不仅是在于我一帧一帧去看,而是在剧中有依据的。
第一个,小艾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到,是非常惊恐的圆睁,但是在手拉在门环上,眼睛在快速的转动着,面目表情慢慢松弛了下来。根本就没有透过门缝去看外面时候的目光聚焦,反倒是眼一直在转动。而且那门可是很厚的,不是随便瞄一眼就可以看到外面的。在心理学上有些人思考问题,眼睛会转动着的,可见小艾在疯狂的思考。
第二个,小艾跑到门口去的,第一反应是想打开门的,但是手放到拉环上后停了下来。根本就没有想过去瞄一眼。
小艾到底想通了什么,让她放弃打开门,并且平静了下来呢?
第一个可能田战,因为田战知道秘密,而且田战是沛良的人,她担心田战会直接杀了境州,想去阻止,但是想到了田战不可能在那么多大臣面前动手所以放心了。
第二个可能,那就是影,沛良的影,死的根本就不是沛良,所以想去飞奔想去提醒,但是在门口想白一点,不管有没有影子,那就是这次死的肯定是沛良。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影的定义,在剧中有危险替死用的,不是替自己干活,替自己上朝的。而境州是特殊情况,且看,子虞曾经说,要不自己受了伤,体型大变,容貌衰老,身体不适,才不会让境州出来替自己呢。而沛王年轻力状的,怎么可能将自己也跟子虞一样囚禁于密室之中。那权利还有什么意思呢?
更何况当时的情况,沛良已经完全掌握的主动权,并且子虞深受重伤的情况已经的知道了,且已经安排去斩杀了,如此成功时候,还会躲起来吗?并且为妹而杀鲁言,更不可能假借于人手,所以才那么确定死的是沛良。
第三可能,小艾想到境州将要做的事情。境州出门要做什么,小艾恐怕一眼就知道了,当时境州想要冒名顶替,所以想去阻止,但是在门口想到,一出门那么两个人都得死,而且现在子虞已经死了,那么境州已经不是影子了。而且境州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平静了下来,默认了事实。到此上面的问题就全部解答出来了。
所谓真真假假,在权谋上谁也不知道谁是棋手,谁会是旗子。只能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剧中让境州变化之大,母亲之死是谁杀的呢?可以肯定是子虞,为什么如此说,刀子都不准备要了,还会留着刀鞘吗?沛良为王,想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子虞,那么作为一个上位者,难道会想不到没有刀鞘的刀子会伤者自己吗?所以沛良绝对会将境州的母亲保护的好好。剧中其实也透入出来,子虞在密室中如何那么清楚的知道境州的母亲死了,而且还知道是沛良杀的。所以境州自己也可以肯定是子虞杀的。
当时看这部剧的时候,觉得很惊艳,白与黑,如此简约的色调,却并不显得压抑,张艺谋还是有些本事的能拍出这样极具中国风的水墨画风的电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