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大转折,分久必合的大前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62
导读

桓范言谈之际,曹爽端刀坐椅纹丝不动,期间携随宫女沏水换茶不断,曹爽看到眼前来回晃动的宫女想到了城中自己众多的贤妻爱妾,念想自己投降后也就是失去了大将军的职位,没权了却还有钱,一样可以当一个大财主,可以保…

高平陵之变,《三国演义》中讲解甚少,只用了个司马懿诈病诛曹爽草草而过,演义中是从司马懿的角度写起,而真正的智慧要从失败者的角度才能看到。

正史记载,曹爽兄弟陪皇帝曹芳在洛阳城外祭拜曹叡陵墓时,司马懿率领3000死士冲进洛阳城,封锁各个城门。然后派人前去要求曹爽投降,把皇帝曹芳送回来。

司马懿

桓范闻讯驾马奔赴平昌门,诓骗自己曾经的部下司蕃,说自己带有司马懿的手令。然后出城奔往曹爽军营。

司马懿手中的依靠和旗帜仅仅是郭太后而已,太后干政在曹操时期可能还行的通,但是早在曹丕时期就已经禁止后宫干政了。因此,司马懿胁迫郭太后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求罢免曹爽大将军的诏令,其实是没有效力的。司马懿真正依仗的还是自己的威望而已,因此,司马懿无比着急的说道:智囊去也,吾恐休矣。(智囊桓范投奔曹爽去了,政变恐怕要失败了。)

谋士蒋济说道:驽马恋栈豆,智不及也。(曹爽就像劣马贪恋悬崖峭壁上的豆子却不可吃得一样,智力太低达不到理解听从桓范话的境界。)

蒋济

司马懿还是不大放心,为了更好的稳住曹爽,让蒋济给曹爽写信,以自己的人格来担保曹爽的人身安全。司马懿还派了曹爽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轮番做曹爽的工作,为的就是让曹爽放松心态,早日投降。

曹爽

桓范来到曹爽军营,见到曹爽正垂手在侧握刀前指愤怒又略显无奈的坐在厅堂之上,桓范即刻向曹爽建议:如今和皇帝在一块,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有的命令都可以说是天子的命令,天下人谁敢不听,以阙南别营和洛阳典农为兵力进行防卫,然后撤退到许昌,以许昌为大本营号召天下兵马,许昌有一座武器库,里面的武器足够武装军队,并且两天就可以到许昌。桓范拿出随身携带的大司农印,说握有此印可以征召调集全国粮草,如此一来和立足未稳的司马懿打一仗,完全可以打败司马懿,重新夺取权力。

桓范

桓范言谈之际,曹爽端刀坐椅纹丝不动,期间携随宫女沏水换茶不断,曹爽看到眼前来回晃动的宫女想到了城中自己众多的贤妻爱妾,念想自己投降后也就是失去了大将军的职位,没权了却还有钱,一样可以当一个大财主,可以保证自己和妻妾幸福一生,这样也算知足了,没必要去冒那么大的险,因为一旦打不过司马懿就全完了,还是求稳的好。

桓范谏曹爽

桓范从傍晚天刚上黑影开始劝说端刀坐椅纹丝不动的曹爽,一直说到第二天天亮,此时曹爽突然站起身来并把刀向前仍在了地上,说道:

归城投降。

桓范看着走出军营决意投降的曹爽大骂道:曹真(曹爽父亲)智勇双全英雄一世,没想到生出来的孩子智力低的竟然还不如一头刚出生的牛犊子 !

桓范骂曹爽

曹爽返回洛阳城后,随即被限制在自己的府邸内,两天后府邸内的所有女子都被驱赶出去,并在曹爽府邸不远处设立了一个高架,高架上派遣了一个士兵监视着曹爽的一举一动。没想到统帅全国兵马的大将军竟落魄到被一个兵子看得像狗一样的境地!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仅曹爽三族全被斩杀,还害得桓范三族也全被斩杀。该冒险却不敢冒一心求稳的曹爽不仅大财主没当成,却落了个连平民都比不上的境地,是不是真的可悲可叹呢?

曹爽受戮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