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情人为他苦等一世,包办妻子对他不离不弃,最终守发妻到白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53
导读

这样一位成就非凡的学者,真的是历史上少有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文学泰斗,他的身世经历却是十分坎坷的,季羡林先生不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富贵家庭,六岁时为了生计就离家投奔叔父进行学习,就是这一段生活,让他遇到了…

古语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在很多时候都显得特别有道理,尤其在民国时期,我们都知道民国可以称为乱世,而乱世是最出才子的,才子又往往是多情的,像我们熟悉的文学家鲁迅、胡适都是这样的风流才子,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文学成就也是极高的,花心程度也是不低,他就是季羡林。

一代文学泰斗,成就突出

说起季羡林先生大家一定不陌生,是我国文学论坛上地位极高的大师,其实他不单单是文学家,他还是国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学家等很多身份的拥有者,他担任过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也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就算在世界上文坛上的地位也是极高的,季羡林留过学,精通多国语言,就连世界上少有人精通的吐火罗文他也可以熟练运用。

这样一位成就非凡的学者,真的是历史上少有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文学泰斗,他的身世经历却是十分坎坷的,季羡林先生不是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富贵家庭,六岁时为了生计就离家投奔叔父进行学习,就是这一段生活,让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彭德华,可是在少年时期这个女人根本就没有让季羡林心动,后来的一系列事情,也只能说是上天的安排了。

包办婚姻,发妻非他初心

季羡林在到了叔父的家里后,生活的也算不错,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原生家庭,难免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加上季羡林是从小地方来的,难免被一些人嫌弃。但是对于小孩来说,不懂那么多,只是对这个新来的孩子很好奇,其中就有与季家相邻的彭家。

一来二往几个小孩也就熟悉了起来,彭家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一起玩倒也是热闹。彭德华是彭家的第三个女儿,长相平平,不喜欢闹腾,和几个姐妹一比不能说黯然失色,也是不甚显眼的那一个,也许是这些原因季羡林儿时的心思便不在彭德华身上。

那季羡林的心思在哪里呢?季羡林常说二姐长的好看,惹人怜惜,但是这些也都被他埋藏在了自己的内心,没有进一步的表达出来。原因是二姐只是长的好看,可不是令他心动的那一个,他喜欢的是彭家的四女儿。

说起来彭德华也是很惨的,自己的丈夫儿时夸二姐好看,喜欢四妹,把夹在中间的自己完全忽视了,那后来为什么会是彭德华与季羡林结成姻缘了呢?四个字回答,父母之命。那个时期的思想其实还是比较落后的,婚姻这种大事还是有父母做主。以季羡林当时的身份,他也没有拒绝的权力,如此一来,两人便结为夫妻。

跨国之恋也无结果,情人苦等一世

原本以为两人婚后的感情会得到改变,可事实证明成果甚微,季羡林是一个读书人,彭德华是一个完全旧社会的女人,加上她安静的性格,二人的共同话题很少,感情也就一直没有起色。许是女人的细致,在日常生活中彭德华也感受到了季羡林对她的冷淡,她也不强求什么,继续做好本职,直到季羡林要出国。出国前季羡林的叔父对季羡林提了要求,必须要留下香火才能走,对于养育自己的叔父季羡林也无法拒绝,就这样又延迟了一年,和彭德华生育了一子才离开。

季羡林这一走就是十一年,去德国的费用也不算少,有一部分还是彭德华变卖首饰得来的,可见这个女人对季羡林也真的很用心。在德国的季羡林除了认真学习知识,就是认识结交朋友。那里的女生思想先进开放,和彭德华不同。在季羡林的论文需要打印成册时他遇到了那个和他心意相通的女孩,伊姆加德。

伊姆加德是一名打字员,在帮季羡林打印论文时两人相识。伊姆加德为人热情,性格开放外向,长相也是十分貌美,加上她本人也是十分欣赏季羡林的才气,就这样两人你有情我有意很快就成为情侣。

可是季羡林毕竟是有妇之夫,而且归国的时间也日益接近,终于那一天到了,季羡林别无选择只能回国。伊姆加德挽留无果,但是这个女人没有放弃这段感情她选择了等待,这一等就是一辈子,在2000年她受邀参加节目时,她说:“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一直在等他回来。”不得不说这也是真心的喜欢。

发妻守得云开见月明

回到了国内,后季羡林发现没有自己的这些年家里也是不好过,叔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所有家里的事都交由婶婶和妻子打理,两个女人就这样挺了过来。关于季羡林在外另有情人的传言也有不少,可是彭德华依旧对季家不离不弃,全心照顾孩子。知道了这些,他也许是在内心感觉对妻子有不少亏欠,回国后的季羡林对待妻子还是很好的。

可是好景不长,在生活的压力下,彭德华得了子宫癌,身体越发的弱。原本以为季羡林回国后会留在家里分担一下压力,可是季羡林却再次离开了,他要前往北京教学,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带上他的妻子和孩子,就这样两个人再次分居两地。又这样过了几年,彭德华和婶婶一起搬到了北京。刚开始季羡林不是很满意这种状态,因为他习惯了一个人住。日子一天天过去,季羡林渐渐很享受彭德华带给他的家的温暖。

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们一起经历了黑暗的十年。人在逆境里才能发现身边哪些人是真心对你好。那段日子,彭德华就是季羡林黑暗人生里的一束光。长期的陪伴终于温暖了季羡林,晚年两人的生活就十分的融洽。季羡林先生会牵着妻子的手散步,会在她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后来彭德华离开了人世间,季羡林也常常想起她,回忆与她一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我们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事实上也是那样,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死心塌地的对你的人,真的让人不忍心辜负。那个陪你到白头的人,也一定和你经历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也一定会是你内心最深处的人。所以,珍惜身边对你好的人吧,将心比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