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位最著名的女性掌权者,一位是女皇武则天,而另一位则是清朝晚期的慈禧太后。对慈禧太后后世有颇多的争议。有人认为她挥霍无度,奢靡成性,浪费了大清朝原本就不多的财政收入,而有的人则认为慈禧太后辅佐皇帝几十年,使风雨飘摇的清朝基本保持了平稳运行的状态,是中国的有功之臣。可以说慈禧太后的一生,功罪盖棺犹未定,是非留待后人评。
实际上,慈禧太后成为中国的实际掌权者长达近半个世纪。在慈禧太后统治期间,清朝曾经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攻城掠地,不仅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到处抢夺财物。清军消灭了这两场起义,还给了百姓安定的生活环境。在太平天国被消灭之后,清朝还一度呈现出了中兴的迹象。从经济上讲,慈禧太后降低赋税,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从工业上来讲,鼓励与现代化接轨,兴办现代工厂,兴起洋务运动。从外交上来讲,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合作外交关系。从军事上来讲,打造了北洋水师,发展了中国自己的海军。因此,此时的清朝是相对比较安定和开放的。但是在慈禧统治的后期,确实也产生了许多弊病。比如甲午战争失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中国险些被西方列强瓜分干净。从此之后,虽然清朝又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但是终究也没能力挽狂澜。而且慈禧太后为人确实非常奢侈,这一点也普遍为后人所诟病。
因此慈禧的一生有功有过,虽然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其中,尽最大力量保住了大清版图,这就是她最大的功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