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不错卧底将军,潜伏蒋介石身边20多年没被发现,93岁善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16
导读

一直到淮海战役期间,第12兵团的司令黄维要集中11师、118师、18师和110师这四个师一起突围的时候,廖运周才找到机会联系上了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并且经过了刘伯承和陈毅等人的批准,在第六纵队的接应下…

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予将军军衔的时候,有一位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的特殊人物,他就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长达20多年的廖运周,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又是如何呢?

廖运周,安徽人,国民党军官的摇篮黄埔军校的第五期学生,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还在黄埔军校炮兵科学习的时候,廖运周就已经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在党的指示下,潜伏在了国民党的部队。从团部的副官到师部参谋,再到师部副官长、少将旅长、副师长,廖运周参加过南昌起义,历经了中原大战和台儿庄会战,最终成为了第110师的师长。

在国军的时候,廖运周由于情势的关系需要长期隐蔽,他当时和共产党联系基本都是单线联系,但是不管情况如何危机,廖运周都始终坚持在国军内部发展进步军官为党员,在国军内部,廖运周对外表现的“忠君爱国”,尽力取得蒋介石的信任。

因此,尽管廖运周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的职务也在不断地提升。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要打内战,廖运周就想回到党内正面和反动派作战,从1946年,廖运周开始在110师内部酝酿起义,但是几次时机都被突然的调兵而打断。

一直到淮海战役期间,第12兵团的司令黄维要集中11师、118师、18师和110师这四个师一起突围的时候,廖运周才找到机会联系上了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并且经过了刘伯承和陈毅等人的批准,在第六纵队的接应下进行起义。

当时110师是被夹在中间的,起义的话很可能会被围攻,因此廖运周就向黄维建议要率领110师做先锋,黄维批准之后,廖运周就率领110整个师部和两个团共五千士兵,在解放军炮火的掩护下迅速开进了事先定好的突围地点。

黄维这边以为110师突围成功,就命令后面的三个师继续突围,没想到被一顿猛击被迫撤退。廖运周的起义直接导致了黄维所制定的突围计划的失败,为我军可以全歼黄维兵团,并且最终取得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立下了大功。新中国成立后,廖运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校校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5月11日,廖运周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