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很多,但是最有名的恐怕莫过于衣带诏事件。由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传播,更是人尽皆知。衣带诏也让曹操陷入被动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汉贼。
建安三年,占据徐州的吕布被曹操和刘备击败处死,随后曹操带刘备回许都,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奉衣带诏和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但是还没有行动就泄露消息,除刘备之外的其他人都被曹操处死。建安五年,占据北方四周的大将军袁绍称奉衣带诏讨伐曹操。
但是,衣带诏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史书上记载模糊不清,三国志先主传、后汉书献帝纪的记载出自董承,但是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没有衣带诏只是,只是董承和刘备谋划反叛曹操,事泄之后董承等人被处死,刘备占据徐州又被曹操击败逃奔袁绍。
《魏志·武帝纪》:(刘)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按此记载,谋主是刘备,但并没有说明刘备为什么要“谋反”和谋谁的反。
《魏志·武帝纪》:(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谋泄,皆伏诛。谋主换成了董承。
《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努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后汉书·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根据这个几个记载,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结果,没有衣带诏事件董承等人不满意曹操舆图诛杀,事泄被杀,但是后来刘备投奔袁绍之后和袁绍诈成衣带诏讨伐曹操。
第二,董承诈称受汉献帝密诏,衣带诏欲图诛杀曹操,事泄被杀,袁绍刘备等人借口衣带诏给自己壮胆讨伐曹操。
第三,汉献帝确实给董承衣带诏,让他伺机诛杀曹操,但是事泄。
所以可以看到,衣带诏事件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区别就是汉献帝有没有参加,歪史认为当时的情况,汉献帝绝非平庸之辈,不会轻易安分,当时的曹操又没有占据优势地位,他是有可能给董承等人衣带诏或者类似的诏令来讨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