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照明 » 正文

医生_以心为灯,守护生命的天使|全民战“疫”下的致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70
导读

不要总以为决定患者生死的是医生,很多医生会像徐晔一样,在医术还未遇到瓶颈期的时候,就先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而在手术台之外,每一个徐晔、朱良付、王东进一样医生所面对的挑战都远远超过了高强度工作风险本身: …

谢谢你们穿上白大褂变为天使拯救每一个人。虽然,你们也是普通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打破了原本欢天喜地的年味。当很多人在家安全隔离却百无聊赖的时候,却有许多医务人员奔赴前线,和疫情作战。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仍积极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这个气氛前所未有地紧张和焦虑、压抑与喧嚣并存的假期里,一部名为《中国医生》的医学人文纪录片播出了。提到医生,大多数人会以为他们最常做的事情是治病救人,《中国医生》却用“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形容医生的日常。

《中国医生》 海报

制作团队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中科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整容烧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镜头对准中国大地上普通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拍摄。人们不仅记住了片中展现的十几位中国医生,共情于他们救死扶伤的点滴细节,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甚至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

徐晔

纪录片播出后,一位名叫徐晔的年轻医生火了。他是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生,28岁,却已经工作3年。徐晔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整形科的住院医生,不少网友评价他为“男神医生”,现实版的“江直树”。徐晔经常辗转于急诊和自己所在的科室病人之间,繁忙和成长的困惑也始终伴随着他。

徐晔

在检查时,他会与患者多聊几句家常并嘱咐:“小孩要生长发育,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孩子”。当面对从重症监护室转来全身90%烧伤患者老刘,他极力从医院相关机构帮家属争取了2万元救助金,他以为最起码可以植皮,保障60岁患者老刘不被感染和之后的基本生活。但是面对之后多次其它地方近百万高昂的植皮费用,患者的儿子儿媳还是在没有告知徐晔的情况下,强行办了出院。他望着空空的病房,有些失落和沮丧。他在从医之前,学到的都是如何用医术来救人,但人世间复杂,医生的职业要求和人心复杂,撕扯着这个年轻医生。不要总以为决定患者生死的是医生,很多医生会像徐晔一样,在医术还未遇到瓶颈期的时候,就先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朱良付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朱良付作为国家高级卒中的中心主任医师,每天需要与死亡人数最多的脑卒中疾病作斗争。对他来说,一天内几台手术连续做,上一秒还在陪妻儿吃饭、下一秒就被电话召回的生活是常态。

被急诊电话召回,正在赶往医院的朱良付

他说道:“培养一个主任医师得25年的时间,我现在44岁,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了。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医疗责任和家庭责任还没有尽到,我要是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曾有一个去世患者的妻子声称要把朱良付撕成碎片”,但老太太痛喊指责时还让朱良付帮她治病。朱良付则一边继续耐心地给老太太医治,一边要自己消化患者这些投诉给他带来的心寒。

王东进

心胸外科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进,被业界称为“心脏的拆弹专家”。他曾荣获2019十大最美医生”,但只需一观察,就很容易发现他全身都是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全天都排满了手术,心脏外科上手术台都是一站好几个小时。此外,他还定义了江苏省的“六小时生命圈”,意思是:尽管主动脉夹层致死率高,只要发病六小时内送上他的手术台,就有较大的把握抢救成功。

刚为患者做完手术的王东进

普通人的嗤之以鼻的“996”工作制,在他这里是没有的,王东进有的是“007”。他还在每个周末都到江苏各县市的医院做主动脉夹层的科普讲座,送医下乡,让基层的医院医生能够识别诊断主动脉夹层。要做3-4台手术,一台手术的时间就可以长达5小时,全年365天无休,这样的长时间工作,使得王医生患上了腰椎病、颈椎病和下肢静脉曲张。王东进说:“心脏外科必须得身体好,身体不好,站台站不住就会被淘汰。”

而在手术台之外,每一个徐晔、朱良付、王东进一样医生所面对的挑战都远远超过了高强度工作风险本身:

医闹事件中,被砍伤的眼科医生陶勇

上一秒病人家属的恳求与善意,下一秒钟就会因亲人的离去而转化为愤怒的投诉乃至暴力;面对无力回天的患者仍然保有的珍贵的乐观,却只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自己“不要和病人做朋友”;希望面前,金钱永远是阻碍治愈可能性的最大现实因素;所以急诊手术之前,很多医生不得不用手机实时录下对家属病情说明和亲口同意的语音资料,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当下对爱和美的感受”。或许,对于医生而言,近距离观察过生死,会让他们更加懂得敬畏和珍惜生命。

此时此刻,奔赴防控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们就是守护生命的天使。

感谢每一位中国医生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精神为我们与病魔之间筑起了一道围墙。

这个春天,我们期待中国医生们早日抗“疫”胜利!

参考资料:

《中国医生》纪录片

人民日报,《中国医生:见证平凡中的伟大》

中国电影报道,《生死两忘,冷暖不休,他们是中国医生》

文/刘珊珊 ,审/任慧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