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6项金马大奖,这部年度华语片到底好在哪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49
导读

影片中父亲 阿文是个驾校教练,在教授学员的时候总会被问,“你有几个孩子”,他总是回答“一个”,但其实他有两个儿子。 父亲陷入悲伤与恍惚,此后再有学员问他,“你有几个孩子”,他还是回答“一个“,因…

在小姐姐的印象中,台湾电影大都很特别,其中很大一部原因来自于他们的说话方式,也就是“台湾腔”。

口音和吐字总是嗲嗲的,感觉男人女人吵架永远像在谈情说爱,黑帮斗殴仿佛永远不敢下重手。

但同时其实,不论是温柔的说话方式,还是电影中温柔的镜头表达,这些都只是手段。

很多电影会借助温柔呈现现实的残酷,近几年典型且令人难以忽略的作品是《大佛普拉斯》和《谁先爱上他的》,2019年则是《阳光普照》。

《阳光普照》

作为去年金马奖的最大赢家,本片狂揽11项提名,斩获包括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在内的六项大奖。

此外,它更是观众票选出的最佳影片。

尽管其中不乏内地和香港电影集体缺席的原因,但这表现也足以说明它的优秀。

目前豆瓣上,有超4万人打出8.3分。

表现算是相当亮眼。

整部电影聚焦当代台湾普通家庭,颇有点“是枝裕和”的味道,充斥着一种残酷温柔,阴冷与温暖交互交织。

即便是阳光普照的时候,城市依然显得冰冷空旷,人也好像显得冷漠无情,但再看下去,其实并不是这样。

《阳光普照》英文名是《A Sun》,结合电影看,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谐音,sun谐音son,意思是“一个儿子”。

影片中父亲 阿文是个驾校教练,在教授学员的时候总会被问,“你有几个孩子”,他总是回答“一个”,但其实他有两个儿子。

哥哥,成绩优异,正在复读准备考取医学院。

弟弟阿和,问题少年,因为与同伙砍人被送进了少年劳教机构。

因此,父亲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小儿子。

面对即将入狱的儿子,身为家长再怎么愤怒,但终究是希望从轻判决的。

可他爸面无表情,直言希望多判几年,把他关到老,关到死。

听听,这像是亲生的嘛。

从他冷漠、愤怒的眼神中能看出,阿和被他视为家庭的黑点。

老爸如此,那么老妈呢?

她没这么偏心,而是以极大的宽容心包容着家庭的每一个人。

哪怕是从小就不好好上学,总是打架斗殴的阿和。

儿子入狱后,一个女人带着怀有身孕的女儿来找她,声称孩子是阿和的。

她听后,经过短暂的思考,便决定让女孩留下,照顾她一直到孩子出生。

而 和不争气的弟弟截然相反,阿和的哥哥阿豪 是父亲的底气和骄傲。

他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听话懂事,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赋予其最大的信任。

以至于当阿豪考医学院落榜,他老爸依然会自信的告诉朋友,儿子马上要上医学院了。

但就在这时,让所有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夜晚,阿豪从窗台一跃而下。

他自杀了。

一个充满正能量、前途大好的优秀少年,突然选择死亡,不光是他的家人不能接受,怕是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

这个原本就不太平的四口之家再次经历重创。

父亲陷入悲伤与恍惚,此后再有学员问他,“你有几个孩子”,他还是回答“一个“,因为他只剩下了小儿子。

整部电影最大的核心逻辑就是哥哥讲的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砸缸,砸开的是一个在阴影里的司马光。

这个“司马光”就是哥哥阿豪,他一直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

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人来砸开困住自己的缸,但他还是为了弟弟无怨无悔。

在电影中,两兄弟唯一一次见面,镜头安排的十分妙。

哥哥在光源方,但视觉上却是在阴影中。弟弟在阴影处,却被光源照耀。

正在这次会面之后,哥哥做了一个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细细观察全片,这是哥哥的脸唯二两次暴露在阳光下的镜头。这个孩子,只有在死了之后才能摆脱人生的阴影。

如果我们把这次自杀单纯的理解为高考压力太大不堪重负,就是把这个电影看浅薄了。就如阿豪自己所说的: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他袒露在阳光的暴晒中,找不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他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

当所有人都把希望给予给他,相信他,依赖他,却唯独忽视了他脆弱的地方。

有人找不到阴影躲藏,有人得不到阳光照耀。

哥哥阿豪在自杀之前发送给朋友的简讯,长串的独白非常的“话剧式”,看起来像是某种遗言。

满足父亲的期待,努力学习,性情稳定,温柔,总是为别人着想,把阴沉和黑暗都留给自己,像24小时从不间断的阳光,最终也灼伤自己。

我甚至猜测,哥哥自杀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父亲和小儿子更好的相处。

因为只要哥哥存在并且一直优秀,父亲阿文就有可能一直不承认小儿子陈建和。

终于,阿豪要自己变成阳光,融化掉父亲和弟弟之间的冰。

与哥哥不同,父亲阿文在电影中的形象则是冷酷、无情,尤其面对小儿子的问题时。

他希望儿子坐牢,在儿子女友来到家中时大吼大叫,拒绝受害人家属的赔偿,让人觉得这个父亲十分的糟糕。

我们可能会去猜想父亲和儿子的过往,然后把错归咎于父亲的教育方式,“难怪儿子会被送去劳教,大概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吧。”

对于父亲这一角色的误解,是在导演的全程引导下进行的。

直到最后大家才发现,父亲阿文不是冷酷无情铁石心肠,他只是古板,笨拙,面对儿子时不知所措,他才是那个为了不成器的儿子牺牲最大的人。

对于温柔,哥哥和父亲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哥哥把好都给了别人,父亲为了小儿子的生活步入正轨不惜杀人。

相比于阿豪,只能死后在父亲的梦境中告诉他,“我不陪你了”。

主角阿和要幸运很多。

他有选择权,经历过黑暗,也会迎来光明。

什么是阳光普照?

无论是否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有爱的地方,终会阳光普照。

影片悲情阴冷,布满黑色幽默与讽刺,把亲情里痛苦的枷锁、无声的温存,罪恶与救赎,汇于一体。

回归《阳光普照》的本质,每个家庭都是千疮百孔,当然,也没有人是完美的。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一个人的错误,总不能归咎于另一个人身上。

当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以去思量这样一个原生家庭的是非对错;

但事实上,《阳光普照》却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而我们也还拘泥其中。

生活就是这样。有挽回不了的遗憾,有无法改变的命运。

有阴暗,也有阳光。

我们有想念阳光的时候,但同时也需要雨天,在潮湿的空气里畅快呼吸。

经历过种种,我们往往需要承载些什么,然后继续活下去。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