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姐姐的印象中,台湾电影大都很特别,其中很大一部原因来自于他们的说话方式,也就是“台湾腔”。
口音和吐字总是嗲嗲的,感觉男人女人吵架永远像在谈情说爱,黑帮斗殴仿佛永远不敢下重手。
但同时其实,不论是温柔的说话方式,还是电影中温柔的镜头表达,这些都只是手段。
很多电影会借助温柔呈现现实的残酷,近几年典型且令人难以忽略的作品是《大佛普拉斯》和《谁先爱上他的》,2019年则是《阳光普照》。
《阳光普照》
作为去年金马奖的最大赢家,本片狂揽11项提名,斩获包括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在内的六项大奖。
此外,它更是观众票选出的最佳影片。
尽管其中不乏内地和香港电影集体缺席的原因,但这表现也足以说明它的优秀。
目前豆瓣上,有超4万人打出8.3分。
表现算是相当亮眼。
整部电影聚焦当代台湾普通家庭,颇有点“是枝裕和”的味道,充斥着一种残酷温柔,阴冷与温暖交互交织。
即便是阳光普照的时候,城市依然显得冰冷空旷,人也好像显得冷漠无情,但再看下去,其实并不是这样。
《阳光普照》英文名是《A Sun》,结合电影看,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谐音,sun谐音son,意思是“一个儿子”。
影片中父亲 阿文是个驾校教练,在教授学员的时候总会被问,“你有几个孩子”,他总是回答“一个”,但其实他有两个儿子。
哥哥,成绩优异,正在复读准备考取医学院。
弟弟阿和,问题少年,因为与同伙砍人被送进了少年劳教机构。
因此,父亲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小儿子。
面对即将入狱的儿子,身为家长再怎么愤怒,但终究是希望从轻判决的。
可他爸面无表情,直言希望多判几年,把他关到老,关到死。
听听,这像是亲生的嘛。
从他冷漠、愤怒的眼神中能看出,阿和被他视为家庭的黑点。
老爸如此,那么老妈呢?
她没这么偏心,而是以极大的宽容心包容着家庭的每一个人。
哪怕是从小就不好好上学,总是打架斗殴的阿和。
儿子入狱后,一个女人带着怀有身孕的女儿来找她,声称孩子是阿和的。
她听后,经过短暂的思考,便决定让女孩留下,照顾她一直到孩子出生。
而 和不争气的弟弟截然相反,阿和的哥哥阿豪 是父亲的底气和骄傲。
他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听话懂事,属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赋予其最大的信任。
以至于当阿豪考医学院落榜,他老爸依然会自信的告诉朋友,儿子马上要上医学院了。
但就在这时,让所有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夜晚,阿豪从窗台一跃而下。
他自杀了。
一个充满正能量、前途大好的优秀少年,突然选择死亡,不光是他的家人不能接受,怕是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
这个原本就不太平的四口之家再次经历重创。
父亲陷入悲伤与恍惚,此后再有学员问他,“你有几个孩子”,他还是回答“一个“,因为他只剩下了小儿子。
整部电影最大的核心逻辑就是哥哥讲的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砸缸,砸开的是一个在阴影里的司马光。
这个“司马光”就是哥哥阿豪,他一直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
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人来砸开困住自己的缸,但他还是为了弟弟无怨无悔。
在电影中,两兄弟唯一一次见面,镜头安排的十分妙。
哥哥在光源方,但视觉上却是在阴影中。弟弟在阴影处,却被光源照耀。
正在这次会面之后,哥哥做了一个决定——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细细观察全片,这是哥哥的脸唯二两次暴露在阳光下的镜头。这个孩子,只有在死了之后才能摆脱人生的阴影。
如果我们把这次自杀单纯的理解为高考压力太大不堪重负,就是把这个电影看浅薄了。就如阿豪自己所说的: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他袒露在阳光的暴晒中,找不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他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
当所有人都把希望给予给他,相信他,依赖他,却唯独忽视了他脆弱的地方。
有人找不到阴影躲藏,有人得不到阳光照耀。
哥哥阿豪在自杀之前发送给朋友的简讯,长串的独白非常的“话剧式”,看起来像是某种遗言。
满足父亲的期待,努力学习,性情稳定,温柔,总是为别人着想,把阴沉和黑暗都留给自己,像24小时从不间断的阳光,最终也灼伤自己。
我甚至猜测,哥哥自杀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父亲和小儿子更好的相处。
因为只要哥哥存在并且一直优秀,父亲阿文就有可能一直不承认小儿子陈建和。
终于,阿豪要自己变成阳光,融化掉父亲和弟弟之间的冰。
与哥哥不同,父亲阿文在电影中的形象则是冷酷、无情,尤其面对小儿子的问题时。
他希望儿子坐牢,在儿子女友来到家中时大吼大叫,拒绝受害人家属的赔偿,让人觉得这个父亲十分的糟糕。
我们可能会去猜想父亲和儿子的过往,然后把错归咎于父亲的教育方式,“难怪儿子会被送去劳教,大概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吧。”
对于父亲这一角色的误解,是在导演的全程引导下进行的。
直到最后大家才发现,父亲阿文不是冷酷无情铁石心肠,他只是古板,笨拙,面对儿子时不知所措,他才是那个为了不成器的儿子牺牲最大的人。
对于温柔,哥哥和父亲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哥哥把好都给了别人,父亲为了小儿子的生活步入正轨不惜杀人。
相比于阿豪,只能死后在父亲的梦境中告诉他,“我不陪你了”。
主角阿和要幸运很多。
他有选择权,经历过黑暗,也会迎来光明。
什么是阳光普照?
无论是否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有爱的地方,终会阳光普照。
影片悲情阴冷,布满黑色幽默与讽刺,把亲情里痛苦的枷锁、无声的温存,罪恶与救赎,汇于一体。
回归《阳光普照》的本质,每个家庭都是千疮百孔,当然,也没有人是完美的。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一个人的错误,总不能归咎于另一个人身上。
当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可以去思量这样一个原生家庭的是非对错;
但事实上,《阳光普照》却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而我们也还拘泥其中。
生活就是这样。有挽回不了的遗憾,有无法改变的命运。
有阴暗,也有阳光。
我们有想念阳光的时候,但同时也需要雨天,在潮湿的空气里畅快呼吸。
经历过种种,我们往往需要承载些什么,然后继续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