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被“逼疯”的“金智英”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31
导读

智英外出带孩子散步时,买了一杯大约相当于9.9人民币的咖啡,就被路过的男性嘲笑为“妈虫”,嘲讽她是贪图享乐,可以不工作靠老公的工资养活,而她也最终因为抑郁症变为了人格分裂,需要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

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01 平凡的金智英的人生

金智英,出生于1982年,是位平凡的韩国女性。

生活平凡,经历平凡,名字也很平凡,她的名字“金智英”就好比中国的小芳、小丽,随处可见。

她在家里三个孩子中排行老二,还有个姐姐,有个小5岁的弟弟。

智英的奶奶重男轻女,极度溺爱自己的孙子,智英偷吃了一点弟弟的奶粉,就被奶奶训斥。只要奶奶发现智英吃弟弟的奶粉,就会“朝她的背部狠狠地拍下去,打得她措手不及,奶粉从嘴巴和鼻孔中喷出来”。她从奶奶责备的“语气、眼神、脸部角度、肩膀高度以及呼吸节奏中,可以归纳出一句话——胆敢贪图我金孙的奶粉?”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的智英,当时并没有羡慕弟弟,虽然打从小就被区别对待,但她早已习惯这一切,并主动做出合理化的解释:

智英的父亲是公职人员,收入稳定,但是他的收入负担一家6口仍旧吃力。所以智英的妈妈也会到处打零工补贴家里,最后自学了理发手艺,在社区里开理发店赚钱。最后靠着妈妈的理发和投资赚来的钱,一家人搬进了新的公寓,以及在妈妈的极力坚持下,智英和姐姐恩英有了自己的房间,而不用和奶奶挤在一个房间里。

就这样,智英平凡的长大,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她和身边大部分韩国女性一样,在生孩子之后选择辞职,成为了一位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的身份,让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职场中拼搏过的智英,对自我价值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智英外出带孩子散步时,买了一杯大约相当于9.9人民币的咖啡,就被路过的男性嘲笑为“妈虫”,嘲讽她是贪图享乐,可以不工作靠老公的工资养活,而她也最终因为抑郁症变为了人格分裂,需要接受精神科医生的治疗。

这个平凡的韩国女性的故事就是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的全部故事。这部小说被韩国书店联合会评选为2017年最佳小说,作者赵南柱被授予“年度作家”的殊荣。韩国总统文在寅、国民主持人刘在石都在推荐这本小说,《釜山行》主演孔侑、郑裕美出演的同名电影10月23日上映。

为什么内容如此简单的小说会在韩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我想大概是因为平凡的金智英是无数个平凡韩国女性的缩影,她波澜不惊的人生代表了普通韩国女性在面对社会文化、职场压力、育儿压力和自我价值之间的冲突。

02 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撞地长大成人

这句话写在书的腰封上,智英的人生虽然平凡无奇,却也经过了各种小小的坎坷,才跌跌撞撞的长大。

  • 8岁的金智英被同桌欺负,老师却告诉她,对方是喜欢她

金智英小学时的同桌,经常用各种方式“欺负”她,虽然最后老师帮她换了座位,远离了那个同学,然而却在安慰智英的时候却说到:

“智英啊,老师早已看出来了,难道你没看出来吗?他是因为喜欢你啊。”

金智英感到不可思议,在她的眼里,“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不是应该更温柔体贴吗?不论对朋友、家人,还是家里养的猫猫狗狗,都应当如此,这是连8岁的金智英都知道的常识”。

  • 16岁的金智英从补习班回家,遇到陌生人跟踪,爸爸却斥责她行为不检点

智英读高中时放了学要到一个距离她的家有半小时公交车车程的知名补习班补习。一次因为补习班的讲座时间比较晚,智英搭公交车回家已是深夜,遇到了 一位自称是在补习班坐在她后面的陌生男生的跟踪。

当智英发现自己被陌生男生紧跟不放时被吓到“冷汗直流、脸色惨白”。还好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女子,借了手机给智英发送求救短信给父亲,还将她护送到家门口的公交车站。然而当她和爸爸回到家后,智英被父亲严厉地斥责了一顿:

“为什么偏偏要去那么远的补习班补习,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说话,为什么裙子那么短……”

智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但是智英不明白,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为什么危险的人会找到自己。

  • 23岁的金智英面试时被问到了关于职场性骚扰的问题,却因为想到得到一份工作,不得违心的回答

大学毕业的金智英,想到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却发现招聘员工的公司充满了对女性的隐形歧视,即便是学习非常好的女同学依然得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金智英上学时的学习成绩只能算作中等,这让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她好不容易接到了她理想中的公司的面试时,却在面试时被问道:

“要是去今天各位去拜访客户,但是客户主管一直……就是……有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比如说肩膀啦……嗯,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把,要是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形会怎么做?”

金智英感到了被冒犯,但是又不能将内心的不悦表现在脸上,害怕面试得不到高分,于是选择了最安全的答案:

“我会临时说要去厕所或者拿资料,自然的离开那个场合”。

另外两位一同面试的女生,一位对这样的行为是性骚扰,会警告对方,另一位则表示会检讨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哪里不恰当,让对方产生了错觉。最后的结果是三位都没有通过面试。

年轻的金智英无法了解,这样的问题的标准答案应该是什么,如果真的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错的难道不是对方么?

成长过程中的坎坷到处都是,金智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长大,走上了工作岗位,最后人格分裂。

拯救金智英的解药也许是学会勇敢的做自己

金智英在生完孩子之后变成了全职妈妈,最后 因为抑郁症变为了人格分裂。小说的最后并没有给金智英安排一个好的结局,让她康复。

但是金智英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关键点总有勇敢和周围环境抗争的女性,也许作者是在借这些女性的行为,告诉读者金智英的病在于过分看重周围人的看法,而无法勇敢的做自己。

小学同学柳娜,勇敢的和老师说到了吃午饭需要按照学号领饭吃饭,对学号靠后的同学不公平,因为学号靠后的全部都是女同学,老师虽然觉得尴尬,但是同意了每个月调换一次顺序,这让学号靠后的女同学们获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

中学时,有位女同学因为对学校只对女生穿着的衣服有要求不满,被老师罚去操场“鸭子走”,老师特意强调让她抓好裙摆,而这位同学却无视了老师的要求,任由裙摆飘起来,为了告诉老师“就是要让他亲眼看看这身衣服有多不方便”。

还有带领女同学抓到暴露狂的大姐头,在金智英被陌生男人跟踪的时候护送她回家的陌生姐姐,大学登山社里的努力为女社员们争取当社长的权力的学姐,面试被问到关于性骚扰问题表示强烈抗议的女同学,公司里工作能力超强的女上司等等,这些女性在金智英人生不同的迷茫时刻里,似乎在扮演着另一个金智英,那个敢于说出自己感受的金智英。

金智英最终的结局也许是环境的原因,也许是性格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每一个看不到的坎坷,都使金智英的人生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如果金智英的人生还有一次,我希望她可以在遇到每一个坎坷时,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不满,就像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自己的书《向前一步》里写到的:

愿每一个女儿都可以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力,愿这个世界再没有金智英。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