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战中成长,痛苦与快乐并存
——记胜利一路社区党委副书记邓倩茜
假期再次延长,
“疫”战仍在继续,
到今天,
近30天没日没夜的坚守,
我一直都在,
也许未知的日子里抗疫依旧持续,
但我依然会继续。。。
收到感谢信
——不经意的举动也许给他人带来就是雪中送炭
“倩茜,给你一个惊喜” !刚巡逻回来走进门口就听到陈兴平对我说,
“有么好事?!”
“一封信感谢信!给你的!”走进办公室后,陈兴平递给我一张像学生作业本上扯下来的纸。
看了一下,原来是前天我接待的一个爷爷写给我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月20日那天,我正在大厅做接待工作的时候,有一个爷爷进来说,他自己没有口罩了,想出去又不敢出去,而且现在口罩到处没有买不到,问我怎么办?
口罩在当时的确是紧俏物资,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相关防护的物资补贴也没有到位,而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外出,我们也是在外面东拼西凑,东挪西抢买了一点,给外出同事的防护库存也没有几只了!
“您带着这个口罩出去一定要记得买到口罩,如果实在买不到的话多,备点菜品食物,回家就最好不要再出门,等市场上有口罩买了再出去买点,这样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为了这个老爷爷的安全起见,我拿了个口罩给他时和他说。
转身,这件事我基本上就忘记了,因为我每天事情特别多。
没想到爷爷还专门给我写了一封,我拿着这么一张手写的感谢信,写的内容也挺感人的。其实我只是给了他一个口罩而已,他却记得这么清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这不过是我的应该做的工作,在我看来也许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但是这可能就是别人最需要的,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同样,我们现在做的防控工作,相当于整个城市,整个疫情来说,其实很小很小的一块区域,一个很小很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做不好,可能就会影响全局,这也显示出我们这个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感。。。收到这封信,我还领悟到了不少。
遇到冲动男
——不被理解也是工作前进的动力
往常,在江边有很多人在散步、晒太阳,虽然一再宣传,非必要少出门,一定要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但仍然有不少人没有戴口罩,还那里走动,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从三峡游客中心到太平桥[运河以东]之间的沿江边一线我们就开展了不定时的小喇叭宣传,进行劝导工作.
1月21日,我们拿着小喇叭到江边正在宣传,走到运河时,看到对面一个男同志没有戴口罩,我们就隔河说要要他注意防控,呆会儿就早点回家。。。
在当时来说,我们只是想提醒提醒他,并没有恶意,没想到是,那个男同志特别激动,在河对面对着我们破口大骂,当时路过的居民群众听了都觉得这个人太没有素质了,认为我们受了委屈。。。而在我们准备返回社区,过马路等红绿灯的时候,这个男同志居然从运河的那一边跑过桥跑到我们面前再次对我们破口大骂,甚至想动手打人。。。幸好单位的几个男同事宣传完了回来经过这,这个男同志才悻悻的走了。
估计当时这个冲动的男同志可能在生活上,又或是在其他方面受了委屈,想发泄一下,觉得我们只有两个女人,不用担心自己被揍吧。。。
回来后我仔细想了一下,出现这个可能也许是我们,又或是冲动男所在社区对居民的情况了解不够清楚,对居民的关心不到位才导致这个冲动男的不理解,然后借此把我们正常的工作当作了发泄的导火索,那在我们自己的社区,有没有这种情况存在呢!
做好录音员
——宣传方式接地气赢美誉
“接下来一周都是晴天️️️
但是!!!
不要因为没有感染就心存侥幸!
专家建议市民再克制一段时间,否则将近一周紧锣密鼓的防控工作,很可能全功尽弃。”
在社区的三楼,我和桓操齐声合拍,“不要出门!做一个乖乖的‘宅神’~加油!”
喇叭这种上细下粗的管乐器,是现代的电声元件,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也是可用来鼓吹、宣传的武器!为了让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从疫情初期的最开始,胜利一路社区利用手持式小喇叭实行重点地段定点宣传,大街小巷,背角院落轮回宣传广播。
刚开始,我们只是广泛的宣传:让大家少出门,不要聚集,随着一天比一天要严峻,宣传的内容也在不停的变化中,内容改了又改,重改,再改。。。,从少出门,不要聚集到不要出门,再到严禁出门。
疫情在变化,宣传在改变,录音要更新!
为了保证喇叭宣传的质量,接地气,怎样让大家能够有重点的记住,很重要的信息,还要让听到居民有大家有警醒的作用,为此,我开始写传播稿,同时负责录音,当时一天要录七个喇叭,虽然每更改一次内容,每录一音,我们都要费不少时间,但一次次的变动,并没有让我感到累,只是让我的心越来越沉重。。
随着每天早上七八点钟,洪亮而又清脆的广播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背角院落响起,我就已经开始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来了!
对于这方式,社区居民王大姐说:一听到社区的“小喇叭”宣传,就知道,我们并不孤单,我们不出门,就是对一线工作人员牺牲小我,成就社区一片安宁的回报!这种很新颖的形式,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关爱自已,就是关爱他人。
后来报社记者来了,他们看了我们的做法,听了我们的录音后,写了简讯,在文中我们被誉为“最美女主播”
当好副书记
——学会电驴,提升能力
“我感冒了,要隔离,你要挑起担子,负责起社区的全面工作! ”
“往时,书记统筹全面,专门攻坚克难,把一些比较基础性的事情都交给自己,虽然在体能上可能会辛苦些,但做事有商量,遇事有主见,自己还是觉得可以应付得来,这下好了,最最关健时刻,你不能隔离呀”,收到书记的微信后,我都差点叫出来!
“总有一天,你会独挡一面,需要长大,动动脑用点心,你会做好的!有问题还有我,还有上级领导在呢,不担心!”看着书记鼓励的话语,盯着她闪烁微信的头标,我也只能收拾自己的心情!
疫战正酣,不仅刷屏的疫情信息钻入人的毛孔,而且随着疫情的深入,对一线社区工作者的要求由网传的‘三头六臂’早已就成现实,而疫情越深入,问题会越多,不仅前期的各种准备可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些新问题也会不断的突发……
按要求,合理分工,重落实,追踪跟进,紧抓责任制,有样学样,一天又一天,痛苦与快乐并存,痛苦的是自己感觉在脱胎换骨,快乐的是自己正在成长
从小到大我无需要骑自行车,更不用说学会小踏板了,这场疫情活生生的把我逼的会骑小电驴儿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个人能力的提升。
感恩小花猫
——只有真正的经历了这些东西,你才会学会成长。
从1月23日开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为第一个14天,我们已经挺过去了,可疫情还未结束,一个14天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做好第二个14天的防控……
假期再次延长,“疫”战仍在继续,到今天【我们早在1月18日就已经开始无休了】,近30天没日没夜的坚守,我一直都在,也许未知的日子里抗疫依旧持续,但我依然会继续。。。
本来,我早已经和家人计划好回老家过年,在通知春节假日取消的时候,我没有犹豫,让老公带着女儿回了老家。
在临别时和妞妞保证,每天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聊一个视频,可是我每天工作特别忙,根本都没有时间,等我忙完想起来的时候,宝宝都已经睡了。
1月31日, 小区确诊了首例新冠。。。我工作所在的小区封闭管理了,随后,我居住的小区,我家楼上也出现了疑似病例,再后,我的同事,社区书记感冒了,也被当作疑似被隔离,接着,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密接者要进行检查,隔离等结果。。。
当我知道自己要被隔离的那一天,赶紧跑回家把猫粮全部都拿出来,放在地上,然后把水也给他弄好,因为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回来,而且由于我是被隔离的,不可能让其他人到我家里面去为猫给食物。。。抗疫期间,家里这只唯一陪伴我的猫,对我来说,在我的内心突然显得格外重要了
虽然只是一场惊吓,但现在每天当我回到家时,只有自己一个人,有一只猫陪着我,至少我不会觉得那么孤单。
这几天,我的宝宝总是说,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想你了,我想我们家小猫了。心酸的同时我也很庆幸,我在一线,每天都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人接触,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说实在的,我和我的同事,是非常危险的一群人,家人不在我身边,也许这也是我对自己家人的一种负责任的一个表现吧,现在他们虽然隔离在外面,但起码他们还是比较安全吧。
有时候,只有真正的经历了这些东西,你才会学会成长。
但愿,
这场疫战完结的时候,
可以有时间出去,
和亲人,和同事,和朋友多聚聚,
甚至多喝几杯酒,
嘿嘿,
以缓解这段时间的经历,
让心有些放飞。
(文/李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