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妈跟嫂子鸡飞狗跳的日常,对婚姻有莫名的恐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48
导读

而婚姻本身就是一场赌博,除了要对赌那个将要相伴一生的人如他承诺般一辈子都对我和好如初,也要对赌下半生要熟悉的家庭也会对我如子女般疼爱。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莫过于:自己都不确…

什么年纪结婚才是最好的年纪呢?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25岁以后的女孩就开始掉价了。如果30岁之前还不结婚就要被人称之为老姑婆了。

老姑婆?多么恶毒的称呼啊,不知道起这个标签的人到底是种什么心态?这几年来,没少被家里催婚,最无奈的莫过于父母对于亲朋好友咨询我的婚恋状态,那副摇头的表情。最恶心的莫过于家里兄弟的孩子开始嘲笑,还嫁不出去的小姑要成为老姑婆咯。

除了用沉默来代替回答,不知道还有什么词语是最有力的反驳。

一直对婚姻总会有种莫名的恐惧感。

刚开始以为总觉得自己都没准备好怎么过这一生,不敢想象,再搭上另一个人,命运会如何?

每次一想到婚姻,眼前浮现就是母亲和嫂子的相处模式。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关系莫过于婆媳关系。

这十几年来,尽管两人并没有过多的生活在一起,可是每次看到嫂子听说婆婆要来了,总感觉如临大敌。积攒了许久的家务,在婆婆来的前几个小时,拼命的毁尸灭迹,总害怕被婆婆抓到什么把柄。

如果嫂子要回我们家住,尽管我妈会准备一大堆嫂子爱吃的食物之余,又开始唠叨这个儿媳妇有多懒。早上睡晚一点就是媳妇懒惰无所作为的表现。

尽管我知道自己的母亲并没有恶意,只是嘴巴爱唠叨。可是作为儿媳妇的嫂子,怎么会不介意呢?两人相处的模式除了相敬如宾之余,更多就是小心翼翼了,或者故作虚张给自己树威严。

看惯了她俩明争暗斗了十几年,两人看似和平相处,但对方给自己的每一笔伤害都记在心上,挂在口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当有结婚的念头,总情不自禁的想起他们之间的刀枪舌战。

久而久之,开始对婚姻产生了恐惧感。我不会记仇母亲的日常相互伤害,但不知道是否包容婆婆给自己伤害。嫂子因为母亲一句话,记恨了十几年。而母亲一直亲力亲为照顾孙子,但却对嫂子恨铁不成钢。

有一次参加某种培训,讲台上一个婆婆泪眼汪汪的讲述她和媳妇之间的矛盾,再三言到自己对媳妇有多好,作为她媳妇有多幸福,我只是要求她早上能起早一点,勤劳一点,对小孩上心一点。在台下的我,突然心生了一种感悟:原来除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没有要求的,别人对自己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而婚姻本身就是一场赌博,除了要对赌那个将要相伴一生的人如他承诺般一辈子都对我和好如初,也要对赌下半生要熟悉的家庭也会对我如子女般疼爱。或许这是一个很自私的想法,你都没有对别人好,凭什么要求别人对你好。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莫过于:自己都不确定是否能过得好,怎敢轻易期待别人对自己负责。

我也不敢保证当我对别人负责的时候,别人是否也会同样对我负责。功利的年代,婚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你好我就好的事情。除了物质方面的匹配,更加讲求精神层面的互动。否则,一潭死水的婚姻,望得尽头的人生还有什么期盼呢?

有人说,随着岁月的洗礼,我们终将会妥协曾经坚持不为所动的原则。

偶然间,重新翻看了舒淇2015年的电影--《剩者为王》。作为大龄剩女盛如曦的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女儿早日成婚。直到她得到老年痴呆症了,这个心愿仍然未达成。

看到眼里的盛如曦为了给母亲一个交代,开始与并不相爱的白医生相亲约会,甚至答应他的求婚。选择的妥协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了结病入膏肓的母亲的心愿,二是在这段孤独的日子里没有让她心动的人出现。

内心细腻的父亲看出从小被自己呵护大的女儿并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婚,那段发自肺腑的对话,让人感慨不已。这是一个多么睿智的父亲哪,相比起给现实的交代,他更希望女儿从心选择自己真正觉得能相伴一生的爱情。

不知道是否自己有足够的幸运的遇到那个,能向父母眉飞色舞,傲气冲冲地提起他。

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否能向电影中的爸爸那样,无视世俗的眼光,期待女儿等到那个人再结婚。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