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再传危机,这次能全身而退吗
昨天下午开始,有关海航的传闻,刷屏了
昨天中午,海航因为"消息面"的影响,突然拉升
还有各种子公司,都被安排好了~
昨夜,外媒也集中报道了此事,不过他们的消息源都是援引彭博社的报道
彭博的报道称,海航将被国航,南航,东航消化
不过彭博的文章,也是用了CHINA SAID, 不少语句和内容和微博传的一致,不知道消息是不是就是来源自微博
CNBC,除了说海航外,还重点说了海航系的资产
文章列举了数字,预计今年中国的客流量大减
海航的现金流情况
这不是海航第一次被传了,这两年传了好几次,不过每次都挺过来了。几乎一年前,也是有这种传闻,海航辟谣了
我们联系了海航的内部人士,想问问有没有最新的情况,答复是:
近期情况不好,正在“轮岗休息”~
确实很困难,不仅海航,疫情期间对航空业的打击是致命的,轮岗休息也不是只在海航存在;机票价格到了白菜价的地步,但是不是必要的人谁会坐?飞过去自我隔离14天吗?
不过对于资金链紧张的海航来说,疫情,怕是压倒骆驼的那根稻草;前天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航空业的重组,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有事情发生
海航这两年确实不容易,去年年底,海航的小弟港航因为资金问题,差点停摆,甚至连飞机上的娱乐系统都停了
不过最终获内地资金援助,化险为夷;但是北美澳洲等长线,陆续停运
这一次,海航本身能否再次,化险为夷,关注这一两天的消息了;少一个参与者,就少一个竞争,海航系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优质低价的航线,2K+往返新西兰,以色列,北美,尤其为很多二线城市带来了直飞(当然也被说拿补贴)
在海航的年报中,18年的国际航线,亏了36亿;国际线尤其是洲际航线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运营初期,亏损幅度是相当巨大的。在暂时不具备一线枢纽地位的深圳开通如此多的国际远程线,加上其他三线城市,其亏损程度可想而知。不过这正是深圳地方政府极力要弥补的不足之处,2015年深圳市制订了《基地航空公司国际航线财政补贴转向资金扶持办法》,其目的就是要弥补深圳最大的短板。虽然具体补贴的数额未知,但10亿级是稳稳的
昨天,海航系的主力之一,天津航空发布硬核消息,因为疫情原因买了3月前票的同学
可以免费一年内更改!
暑期,国庆全能改!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航线改签政策最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