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能够击败其他兄弟夺得皇位,除了年羹尧的鼎力支持之外,步兵统领隆科多也功不可没。所以,在整个清朝时期,隆科多成了唯一一位被皇帝公开称呼“舅舅”的人。康熙在临终前,曾经点名让隆科多陪葬,但是最终却作罢。那么,康熙为什么要点名1个男人陪葬呢?直到雍正登基才知道父亲煞费苦心。
大图模式
隆科多身份显赫,他姐姐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父亲是一等公佟国维。出生在这么一个勋贵家庭,注定了隆科多不同寻常的人生。康熙二十七年,隆科多被提拔为一等侍卫,这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对于八旗的那些勋贵子弟来说,在皇帝身边担任近侍是平步青云最快的方式。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隆科多就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
很多人可能奇怪,为什么到了清朝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锦衣卫彻底销声匿迹了?其实,锦衣卫并没有消失,而是改了一个名字叫銮仪卫。虽然清朝的銮仪卫势力不如明朝的锦衣卫那般庞大,但是这个职位却非常的重要,向来都是由皇帝信任的满族亲信担任。隆科多被任命为銮仪使,说明他已经得到了康熙的信任。
大图模式
康熙四十四年,隆科多受到下属牵连,被罢免了銮仪使和副都统的职务,但是仍然担任一等侍卫。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康熙对隆科多果然是恩宠至极。康熙五十年,隆科多被任命为步军统领,成为掌管京城守备力量的重臣。因此,隆科多也就成了众皇子拉拢的对象。阿哥们都想要笼络隆科多,但是隆科多最终选择了雍正。
康熙皇帝曾经通过朱批告诫过隆科多,让他“行为端正,勤谨为之”,让他不要和众阿哥走得太近,也不要受家人下属的蒙蔽,以免最后受到牵连。隆科多一开始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牢记康熙对他的告诫,不结党营私。可是随着恩宠日盛,他逐渐忘记了康熙的告诫,加入了雍正的阵营。
大图模式
在康熙皇帝晚年时期,各位皇子之间的斗争愈加激烈。正在这个时候,康熙帝却下旨,让一向备受恩宠的隆科多在自己死后陪葬。隆科多对此也感到万分惊愕,诚恐诚惶去向皇帝求饶。令人纳闷的是,康熙皇帝随后又撤销了这道圣旨,不让隆科多陪葬了,而且还给他升了官。康熙五十九年,隆科多被提拔为理籓院尚书,仍然兼任步军统领一职。
在隆科多和年羹尧的鼎力相助之下,雍正最终登上了帝位。直到雍正登基之后,才明白当初康熙临终前让隆科多陪葬的举动,完全是为了敲打科隆多,让他全心全意给自己效力。雍正通过这件事明白,大臣的生命终究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哪怕大臣势力再庞大,君要臣死,臣也不得不死。
大图模式
康熙让隆科多陪葬,除了是敲打他让他尽力辅佐雍正之外,还告诫他不要乱用权力,不可结党营私。步军统领掌管京城守卫,一旦和别人结党则后患无穷。从这方面来说,康熙也算是对隆科多宠爱有加了,临死之前都不忘提点一下隆科多,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惜的是,隆科多后来并没有谨记康熙的教诲,
雍正三年,年羹尧和雍正君臣失和,最终被雍正赐死。隆科多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越发的恃宠而骄。当年隆科多主内年羹尧主外,把雍正扶上了皇位。年羹尧倒台后,隆科多应该更加收敛才是,这样才能够明哲保身。可是隆科多不但和阿灵阿、揆叙等人结党营私,连他的两个儿子也都骄横跋扈,甚至他府上的仆人都敢仗势敛财。
大图模式
隆科多忘记了康熙当年的告诫,最终为自己惹来了祸端。雍正五年十月,隆科多被定下四十一条大罪,雍正皇帝念在他当年辅佐有功,将其幽禁在畅春园附近的一所宅院内终身不得外出。隆科多的两个儿子,一个被撤职一个被发配黑龙江。雍正六年六月,隆科多死在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