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蒙古人的王朝,是纯粹的外族。做为胜利者的蒙古人始终也看不起汉人,甚至一度把汉人视为“无用之物”,当初若不是耶律楚材等一干亲汉大臣的周旋,汉人就彻底沦为奴隶了。
在元朝时期,除了少数亲汉人士外,蒙古人是不学汉语的,对汉家文化视若无睹。蒙古人甚至连历史都不记载,我们现在看到的《元史》是明朝人写的,是波斯人写的,是朝鲜人写的,就是没有蒙古人自己写的。
因为蒙古人不学习汉语,所以他们搞不清汉人的名子,根本就不知道汉人的名子里有多少讲究。相比之下蒙古人的名子随意多了。随意到皇帝的名子可以叫“铁锅”,您没看错,就是“铁锅“,这是元顺帝的名子。这种事打死也不会发生在汉家皇室身上。
蒙古人不学汉文化,但他们并不笨,而且非常有办法。搞不清汉人的名子没关系,他们给汉人的名子编号,这种事在南方最为普遍。他们不管汉人愿不愿意,只要蒙古人好管理就行。于是,在元朝的”户口本“里记录了三个伟大名字:陈九四、张九四、朱八八。
陈九四是陈友谅,张九四是张士诚,他们俩的编号都是九四,朱八八就是朱元璋,“朱重八”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元末造反的那些枭雄的名子不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名子,都是“参加革命”以后他们给自己起的汉人名子。
元朝欺压汉人是很严重的,没限号就不错了,周一单号不能上街,周二双号不能上街,如违规得多缴税。
不接受汉家文化是元朝短命的根本原因,在这点上满洲人就聪明多了,所以大清王朝能统治汉人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