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散装江苏”是个什么梗?南京为啥叫“徽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14
导读

时间进入到宋朝后半段,别看和北方契丹人打的不咋样,但对内部的提防和细分却从未停止,终于,淮南路也被重新分为“淮南西路”、“淮南东路”两部分——没想到正当铁血大宋沾沾自喜,黑龙江崛起的女真人12年时间就轻…

如果我们把行政区划拖回到1300年前的唐朝,你会发现是这个样子的——

唐代的“道”这个规划,类似于汉代的“州”,本不是行政机构,而是中央统一划分的监察区域,地盘十分广大——然而你可以看出,就算是这么大的“道”,我们也能看出——

如今的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也同属于“河南道”,其中包含我们前面所讲的“沂沭泗水系”区域,这一区域如今的方言也是和河南方言同系的“中原官话”。

而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区域,则属于“淮南道”;其中包含安徽的“淮南、滁州、合肥”等,以及江苏的“扬州、泰州”等,这一区域如今,大部方言也是被称为“江淮官话”的片区。

至于长江以南的“江南道”,如今安徽的池州、芜湖、黄山、宣城;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则都属这里,这里除了奇葩的南京之外,已经基本都是南方方言区,关于这个我们一会会说。

总之,这一区域,正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个“三层汉堡包”,本身就是由黄淮(河南)、江淮(淮南)、以及江南地区叠加而成——而瘦弱的江苏和如今的安徽一道,更像是把这个汉堡硬生生从中撕开,但肉和肉还是亲,咋都和面玩不到一块去。

那么这样的一个模式,到底是咋形成的呢?

时间走到宋朝,政区规划有发生了变化——

进入到宋朝,为了避免唐朝后期混乱的藩镇割据,尤其是混乱的重灾区河南道。宋朝变“道”为“路”,不过这不光是改了个名字的事,曾经的“道”变得更为细分——

首先就是,因为迁都开封,河南地区拆分为“京西路、京东路”两部分,逐渐有了如今“河南”、“山东”的雏形——而曾经的江南道,也被拆分为“江南路”、“两浙路”两部分,关于这部分,我们下文会说。

同时,又把曾经属于河南道的黄淮地区之宿州、淮北、连云港等地都已“割让”给了淮南路,成为了这一纯粹的北方区域南并之始。

时间进入到宋朝后半段,别看和北方契丹人打的不咋样,但对内部的提防和细分却从未停止,终于,淮南路也被重新分为“淮南西路”、“淮南东路”两部分——没想到正当铁血大宋沾沾自喜,黑龙江崛起的女真人12年时间就轻松灭掉了自己的宿敌契丹辽国后,迅速南下攻破开封,北方全部沦陷——只剩下被吓得不孕不育的宋高宗辗转海上后,在杭州称帝,史称“南宋”——

我们发现,自宋开始,因为淮南地分为了“淮南西路”、“淮南东路”,也就是说,在江淮地区的“安徽、江苏”雏形,自此肇始。

而在江南地区,本来以南京(建康)、黄山为界限分开的“江南路”、“两浙路”又分割成了——

“江南西路”、“江南东路”;

“两浙东路”、“两浙西路”。

然后可以对着上面的地图看,估计女生在此已经降为个位数了。

其一:江南西路和东路基本以彭蠡湖(鄱阳湖)为分界,“江南西”就是如今江西省的前身,而江南东,则基本都是如今安徽江南地——芜湖、宣城、黄山等所在处,而他们的“省会”,竟然就是南京——所以这个“徽京”其实也是自古以来的。

其二:两浙中的“浙”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杭州钱塘江(浙江),钱塘以东为“浙东”,基本包含如今浙江省除杭州之外的部分,而“浙西”嘛——则基本都是如今的苏南大包邮区——苏锡常上海等地——没错,曾经的这里,都是“浙”。

也就是说,在江南地,西安徽、东江苏的模式,也自此肇始了。

但是到了这里你是否想过,这“安徽”、“江苏”的名称是咋来的呢?

然而我们看下地图就会发现,——无论是“安、徽”,还是“宁、汉”基本都在江南一带,合着根本就没北方什么事。

既然这个汉堡包东西已经扯开了,那么南北又是啥时合在一起的呢?

在明朝之前的元朝,对国家的政区规划贡献了著名的“行省”制度,要知道“省”这个名词一直都是中央一级机构的名称,比如著名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等——等到元朝,地盘空前扩大的他们,则直接设置外派的“行中书省”演变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一直存续至今。

元朝的省不等同于汉代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这种监察机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地方实权单位。

而明朝自建立起,大部分行政体系,都直接继承自元朝,当然也包括行省制度,只不过朱元璋给它改了个名,叫“承宣布政使司”,但俗称还叫“省”。

我们会发现,这里面虽然有的省大了点,但大致形状、名称都与如今非常相似了——唯独在东部,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南直隶——这是个啥玩意呢?

客观的说,中国历史上,在朱元璋之前,还从未有“自南向北”统一中国者,在天时地利下,这位要饭出身的明太祖重八兄,成为了神奇的第一人。

后世文人黑朱元璋的流言中,就有这么一个——

说朱元璋一次微服出访,正是南京城正月十五猜灯谜,其中一个灯谜中,画着一个抱着西瓜的妇人,长者一双大脚——谜底乃是“淮西女子好大脚”——朱元璋锦衣卫查之大怒,杀一街百姓。

虽然这玩意一定是被哪个被杀了全家的高官家奴编出来的,但这里面至少有两个信息,一个是朱元璋老婆马皇后是个大脚丫子,再者就是——朱元璋的出身,正是“淮西”。

你看,这我们前面讲的东西不就用得上了,朱元璋本出身自淮西的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滁州的凤阳,这濠州也就成了他的起家地。你会看见史书上大书特书朱元璋从濠州奇袭,拿下金陵(南京)城的故事,那么这个濠州(凤阳)距离南京有多远呢?

其实,朱元璋自从入主南京后,也基本都是在和控制湖北江西的陈友谅、控制浙东的张士诚打架,灭元这件事,基本上是统一南中国后徐达北伐顺手解决掉的。有了我们前面的介绍,你再读《明史》看见什么“淮西党”、“浙东党”,应该就不会觉得这些词汇陌生了。

如果我们看一下南京的位置,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好玩的情况——那就是它正好是长江一路向北的一个拐弯处——它虽然位处“江南”,但是纬度比河南驻马店都南不了多少——基本相当于河南信阳的纬度——

所以,你会发现除了弱宋定都了更靠南的杭州,大多时候就算是南朝,也顶多定在这个中原—江淮—江南的交汇地带“南京”而已——而因为多次定都,南京也是纯粹的使用北方方言的地区,属于安徽中部常见的江淮官话。

总之,以南京为首都的明朝就这么建立起来了,注意了,这可是以南京为首都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不过老朱这人有个毛病,或者说是终明一朝的毛病——那就是贫苦农民出身的他,太在意屁股下这把椅子了,有明一代皇权空前增强,以至于作为皇权附属品的宦官权力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皇权如此,更别说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了——

朱元璋至此,效仿元制——让以南京为核心的江南、江淮、黄淮等大量州府,全部直接归中央直辖——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直隶布政司”,义为直接隶属。

可以看出,明朝的“直隶”基本等于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加在一起的样子——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驻扎在北京的燕王朱棣靖难夺取政权,随后迁都北京,便又在北京周边设立新的“直隶”,也就是如今河北省的雏形——但朱棣并未废除南方的编制,而是把南京的直隶改名为“南直隶”,而且设立一个南朝廷进行运行,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这也就是为啥明朝总称呼自己为“两京一十三省”的原因。

问题是,这个南直隶和文化习俗相似的北直隶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一区域是几乎人工性质的把黄淮地区的徐州、淮北、宿州等地+江淮地区的庐州(合肥)、滁州、扬州+江南地区的安庆、徽州、常州、苏州硬生生的攒在了一起,是个非常纯粹的“人工省份”。

然而正是这样的划分——

第一:直接的撕裂了黄淮地区扛把子徐州的能量,让它被南方的中心统治,再也不能联合山东、河南的小伙伴;

第二:用本作为江南地区老大的南京,反倒镇压住本不老实的江淮庐州、扬州,稳定江淮地区。

第三:瓦解东南势力,彻底撕开浙江,让苏州、杭州彻底成为两省。

等到清朝时,不明所以的满人在南直隶地区延续明朝政区,改名“江南省”继续存续——如果说一个强力的政府还能利用“江南省”犬牙交错,一旦它彻底成为一个普通的南方省份,其内部的矛盾压力,都将爆发出来——

于是,一个必要的拆分,显得势在必行。不过,难道要恢复明前,把汉堡一片一片拆开?那老朱不是白忙活了——于是到了康熙的时代,我们要“撕汉堡”啦。

然而这种政区比较八嘎的是——安徽布政司的驻地,却是在“江苏布政使”的江宁,这南京彻彻底底成了个“安徽省会”,而江苏布政使的驻地,却是现在咋看南京都不顺眼的苏州。

等到乾隆年间,才终于把“安徽省会”迁往安庆,然后让江宁统管苏北地区,又让苏州统管苏南,形成了奇葩的“一巡抚两布政”的格局。

一直到了近现代,安徽和江苏两省的问题也没完全解决——

首先就是安徽,这个纯粹的人工省份,并无一个真正的核心,北部地区一直认同徐州这个扛把子,而江南的安庆、芜湖等地又是新兴的工业城市,最南边的徽州物产众多,且靠旅游都能吃一壶——没想到最后却被新兴的铁路枢纽合肥拿到了省会,但省内各市都普遍对此不服,整体经济欠佳的安徽,宁愿投靠隔壁的南京,成为他们的耶路撒冷。

而对于江苏来讲,徐州仍然是北边的扛把子;江淮之间的淮安、盐城自给自足,鱼米之乡;江南的苏锡常,都是吴语区,也是工业重镇,宁可认上海,也难以对南京产生什么好感——以至于你听到一个人说自己是“江苏人”,只有三种可能——

1,他是一个安徽人。

2,他是一个南京人。

3,2和1某种程度等价。

也别说,南京在江苏应该是有一个小弟的,隔壁不远的镇江。

这地方有个古名字,叫“京口”——元嘉草草,气吞万里如虎。

其实,认不认“省份”从来并无所谓,因为历史无论如何流转,脚下的大地,仍是那片大地,江河虽泛滥,却也仍是那个江河,它们都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讲到这我才想起来一个问题,我好像把南通这个神奇的地方给忘了……

没事,过几年泥沙再沉积一下,应该就和崇明岛连在一起了,到时肉身成沪。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