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问集》620_小楷临多少遍才会比较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84
导读

《玉板十三行》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的喜欢,不过可能很难临得像。 目前为止我到现在没有看到谁能够这《玉板十三行》,比较有王献之或者柳公权临的神采。年代久远的字,当时写字的人都是非常喜欢和热衷研究,里…

这个问题问得如此的宽泛,你说的是哪一个小楷帖子啊?

不同书法家,不同小楷帖子,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我们书圣王羲之的宝贝儿子,王献之的《玉板十三行》。

《玉板十三行》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的喜欢,不过可能很难临得像。

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夸他的,《玉板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画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目前为止我到现在没有看到谁能够这《玉板十三行》,比较有王献之或者柳公权临的神采。

相传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

《灵飞经》非常著名的小楷,难度也不小,不过临得的人多,有不少人用硬笔临得有模有样,但是用毛笔临写像的并不多。

上图是各种版本的《灵飞经》并列,有不少人喜欢《灵飞经》,甚至超过我喜欢《玉板十三行》。

不少人称《灵飞经》是“天下第一小楷”,笔《玉板十三行》的“小楷极则”还要名头大。

目前为止很难见到用毛笔能够临写《灵飞经》,比较相似的。

如果你真的非要认真的对比,明朝以前的小楷帖子,我们今人很难临写的相似。明清小楷,有些中楷的基础和控笔能力,一年左右就能适应。

各种原因造就的,上图是北齐,杨子华《校书图》中,所示的执笔方式。反而更像是我们现在用硬笔写字。

明朝之后,我们的执笔方式大部分都是五指执笔法。

执笔方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很多原因。年代久远的字,当时写字的人都是非常喜欢和热衷研究,里面的技巧我们现在不太容易看得到。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2020年2月22日。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