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路里程远超的真相,降低标准,泥巴路也算公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30
导读

这个里面除了各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以外还包含了大中城市的郊区公路和小城镇的街道(因为那一般都是当地的主干道)桥梁、渡口的长度,但是不包括大中城市的街道、厂矿、林区生产用道和农业…

印度公路里程比“基建狂魔”多,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印度的基建是出了名的差,修个高铁都各种搞不定,他凭什么来和“基建狂魔”比?凭他们会开挂吗?

当然,这个数据是没错的,咱们国家的公路总里程500万公里不到,而印度的公路里程已经超过八百万公里。

但是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咱们的“公路标准”指的是:

一定时期内实际达到《公路工程[WTBZ]技术标准JTJ01-88》规定的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

这个里面除了各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以外还包含了大中城市的郊区公路和小城镇的街道(因为那一般都是当地的主干道)桥梁、渡口的长度,但是不包括大中城市的街道、厂矿、林区生产用道和农业生产用道的里程。

至于农村的那些土路、便民通道,那更是不会算在其中了。

但印度可不一样了,只要是车子能够通过的那就是公路,根本不管是水泥路、砂石路还是泥巴路。甚至于有的邦把一些人踩出来的小道也划入公路里程计算范围。

印度公路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级公路,二是邦级公路,三是地方公路。

从这点上来说,与我们的国道、省道、地方公路没什么区别,但标准却大不同。就拿高速公路来说,尽管各国的叫法多有不同,但通常指的都是拥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我们的标准更高,高速公路指的是:能够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也有部分国家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标准,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叫做高速公路,印度的标准更低。

印度的国家级公路(相当于高速公路),其中的15%只有一条车道,绝大多数没有控制出入口,非机动车辆都能上道,包括拖拉机、牲畜拉车。印度的邦级公路,约占印度全部公路的3%,其中的75%只有一个车道。印度的地方级公路,绝大多数为泥土路(土道),一下雨车辆几乎就无法正常通行。

用一句来说:只要是能走人的路,在印度就算是公路;必须是能走汽车的路,在中国才算是公路。

正如鲁迅先生那句名言: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要知道印度虽然国土面积只是我国的1/3,但可耕地面积却比我国还多,这从侧面说明了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地势相对平坦,除了北部大面积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是理想的公路修筑环境。

所以,印度之所以公路里程很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确实适合修建大量公路。加上200多年时间里,英国在印度不遗余力地“开拓”,印度的公路里程很长绝不稀奇。

但如果按照中国的公路标准来看印度,大部分的公路都是不合格的。

这和GDP一样,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比如有两个国家,GDP总量都是1000亿美元。前面那个国家GDP50%是靠农业撑起来的,工业和服务业占50%。另外国家农业占比还不足10%,工业和服务业占90%。你说这两个国家,在GDP规模相等的情况下谁的经济实力更强?

据统计印度目前能够达到中国标准的“高速公路”里程仅仅942千米,包括孟买到普那高速公路93公里高速公路、古吉拉特邦阿墨达巴德到瓦多达拉95公里高速公路、斋普尔到鸡上架90公里高速公路、泰米尔邦有32公里高速公路、安德拉邦有158公里高速公路等等,分布相当的零碎。

而截至2017年底,基建狂魔高速公路里程到了达到13.6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换而言之,印度连咱们一个零头都当不上,不到中国高速公路里程的1%。

所以,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事实上,熟悉印度这个国家的人都知道,印度是出了名的数据狂魔。每一项数据都非常之恐怖, 我来给大家举一些非常令人惊讶的数据。比如文盲率,印度这个国家的文盲率竟然破天荒的只有百分之20~30。还有以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它的贫困人口数居然只有15%,甚至比中国还少,几乎与世界第一的美国相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人家三个瞎写。主要是不同的国家对每一项数据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就拿文盲率来说,印度规定脱盲的基础是只要能够认识26个字母和能够写出自己的名字,这就不算是文盲。这样的标准拿到中国或者是美国来说,岂不是让人啼笑皆非。中国的脱盲标准是,能够认识到1500字到2000字左右的汉字就不是文盲。而现在中国的文盲甚至是被认为不能操作电脑,或者是没人学习现代科技技能的人。在这样不同的标准之下,脱盲率不是相形见绌吗?

再比如,印度号称有2.67亿中产阶级,但是印度的人均GDP才2000多美元,低于越南,它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中产阶级?然而只要看一下印度政府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就能发现,印度貌似还真的有两亿多中产阶级。只是标准不高而已。(当然中国也不算高)

在印度,只要家里有一辆小摩托,有一些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电,月收入相当于300元美元的人,就算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了。(如果按照英国BBC的报道,日收入4美元,在印度就能算中产阶级。那么印度的中产阶级人数高达6亿)

这种收入在中国,你随便问个路人,你是不是中产,他的第一直觉肯定是觉得你在故意侮辱他。没私家车,没商品房,没有高品质的孩子教育和医疗保障,谁敢说自己是中产阶级?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可怜的,需要别人帮助的无产阶级。

但是在印度,随便问一个路人,他的回答肯定是yes!即便是住贫民窟、在酒店当服务员的人,也会骄傲的说yes。

他们会骄傲的说yes,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一样。别人也无法嘲笑他们,毕竟标准这个玩意,是因人而异的。

总而言之,这种比较,你如果认真了,那你就输了。

不过,我们也要值得重视的是印度目前GDP增速已经超过中国而且保持了高速增长,而印度的高级学府也为世界和美国输出了各种顶级人才,比如软件工程师,企业高管等等,我们的教育部门还达不到这个实力(包括清华,北大。)人口红利,土地等等也决定了印度在东方能和中国一决高下,所以在战术上看低对手,在战略上重视对手。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