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创业,做一个项目,干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结果,但是呢,一下子也找不到原因?这时候,你是选择继续干还是停下来反思,重新调整一下策略呢?
聊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
前几天,有个朋友过来找我喝茶,闲谈期间,他说他朋友在线下开了个实体店,做包子生意。为什么想做包子生意呢?
第1点,他看到别人做包子生意赚了钱,第2点,他自己也有点闲钱,第3点,自己也想创业,搞点事情。
于是就选了个地址,弄了个营业执照,就开始干起来了,干了大半个月,生意很惨淡。他的包子卖一块钱一个,而且别人还嫌他贵,嫌他比较小。别人家的包子比他卖的还贵,生意却好得很。
坚持了一个多月,生意并没有啥气色。于是他就关门,准备店铺转让。这么一折腾,亏了十几万。
后来朋友问他几个问题,店铺选址有没有做调查?旁边的人流量大不大?附近有没有写字楼?后来他朋友跟他说,店铺呢,随便选了个地址。每天从他这里经过的人很少。而且他从未做过包子,自然味道不怎么样。
我们在创业开始之前,在做我们的定位之前,一定要去调查。做一下市场调研,充分的了解一下市场的需求,切不可盲目的行动,不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我们创业开始了以后,或者是制定了战略规划以后,实施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市场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我们要停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当下的矛盾,分析我们制定战略是否符合市场。
每当我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会拿起书架上,那一本书,《毛选》,温习一下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对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每当感到困惑的时候,我就读几遍,很多问题突然就有了思路。
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便思考,是否是自己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制定的战略和战术,符合客观世界里的市场规律?
每当我们项目做得很顺的时候,我们此时的战略和战术是符合市场的,当项目无法推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开会,讨论我们此时用的战略和战术,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完善?
当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迷恋某些理论和方法,因为市场在不断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我们对市场的认知,对理论和方法,有了新的感悟。
有时候,但我们项目做的非常好的时候,我们想扩大市场,扩大市场的时候,同时意味着风险也会增大。因为我们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在里面。其实是很矛盾的,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我们的矛盾,看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经过团队的分析,我们便能找出一条较优的路线,来平衡其中的矛盾。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想在互联网上创业,
第1步是你的定位,要想定好位,必须得做调查,调查一个项目,是否适合自己?市场需求有多大?
第2步是你的品牌思想,以后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就是在传播你的思想。
第3步是传播渠道,如果你是互联网创业,你是做竞价渠道传播,SEO渠道传播,自媒体渠道传播,音频渠道传播,视频渠道传播?
第4步是搞流量,也就是说你的流量从哪里来?怎么布置你的流量?
第5步是怎么成交?怎么做成交?通过什么方式成交?跪地式成交还是爷爷式成交?在什么场景成交?
第6步是怎么做后端服务。如果后端服务做得好,客户会帮我们带客户,流量自然会裂变增长。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有很多人只求其表而不知求它的源头。天天学理论,却从不去实践。只有实践才会验证,你的理论到底行不行,经不经得起检验。
有很多想在互联网创业的朋友,怀着满腔的热血,激情,躁动,冲动,开始创业,只有发现,客观世界里的市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互联网的江湖里,创业赚钱,永远要尊重市场,实事求是,遵纪守法,顺应规律。
实践出真知。
以平和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干活,最后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