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各省市县乡的名字,基本大多数是由两个字构成的,比如湖北、河南等。单字和三个以上的字也有,但占比都不多。在湖北,以3个字命名的行政区划基本数的过来,比如神农架、丹江口等。
由于神农架是著名的5A景区,还有传奇一般的“野人之谜”,在我国基本是家喻户晓。而丹江口,由于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也是妇孺皆知。
在湖北襄阳有一个县级市,也是3个字命名的,但名气很显然没有前2个那么大。这就是——老河口市。
对于老河口,湖北北部地区的人估计还多少有点了解。但是在湖北东部和南部大片区域,很多人听到这个地名,估计“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是属河南省的吧!
老河口市——地道的湖北人、正宗的河南话
老河口市,是襄阳下属的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版图面积104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1.55万人,全市辖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老河口距离襄阳市55公里;距离河南邓州市50公里,南阳市100公里,老河口市北部基本全线与河南省邓州市接壤。
由于襄阳市,地处南阳盆地,从古至今都是河南省与湖北省重要的连接通道。因此,整个襄阳市的说话口音与湖北省大部分区别较大,带有浓重的河南腔。
而老河口市又地处襄阳市的最北部,所以老河口市的居民是地道的湖北人,而口音却是正宗的河南话了。
老河口——交通优势逐渐丧失
老河口地处襄阳市西北部,在过去交通发达,境内有316国道和汉丹铁路。
G316:起点福州长乐市,终点为青海同仁。是我国较早修建的一条横贯全国的国道大动脉。316国道本来从襄阳向西直接过谷城是最顺直的,可由于过去技术条件的限制,谷城段汉江上造桥困难,只得在老河口市弯了一个“几字形”。
汉丹铁路:1967年通车运营,Ⅲ级非电气化铁路。目前只负责货运,没有客运业务。
老河口作为较早通火车和通国道的市,在早期交通地位优越。但自从进入高铁和高速时代后,汉十高速和汉十高铁经过老河口市区。市区不通高速和高铁,现代交通优势丧失殆尽。
老河口市——交通无优势、面积最小,人均GDP却是襄阳最高的
老河口是襄阳面积最小的县市。2018年GDP总量为364.89亿,从数量上看虽然不是全市最多的。但除了中心城区襄城和樊城,老河口2018年人均GDP7万多元,是整个襄阳市最高的。
汉十高速建成通车后,老河口市区距离高速12公里。原本是劣势,却变成了优势,老河口市区顺势向南发展,并大力建设开发区。目前老河口循环经济、汽车及零部件和装备制造、木业家具、光电信息、食品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
正是这五大集群,带动了老河口工业经济的发展,位列襄阳市人均GDP第一。
老河口的地理位置并不在襄阳至十堰、襄阳至南阳两大经济走廊的正线上,且交通区位优势也基本丧失。但老河口市在众多的不利条件下,却创造了人均GDP全市第一的成绩,值得湖北其它县市学习。
你对老河口印象如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