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历史的古老国度,曾经读书是我们每代人的传统,古有“十年寒窗苦读”,但是如今呢,我们正沉迷于高科技的迷阵里,无法自拔。
十几二十年前的孩子空余时间,基本都是爱看小人书啊,连环画,而且都是几个人围坐一堆,几个人拿着看,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
像我女儿这种10后,不要说和人围着一起看书了,就是让她一个人坐在那静静地待会儿,我看她都待不住。
由于时代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那些10后谁不是人手一部平板啊,小小年纪玩平板比大人都溜,不是看视频就是刷抖音,你让她看书,感觉像要她的命。
真正会拿着书静静地坐在那看得小朋友感觉比国宝还要稀少。
阅读是一种好习惯,必须从孩子抓起。
现在的大人能静下心来看书的都没有几个,更不要说孩子了。你说大人空余时间不是打游戏就是玩手机,孩子在旁边看了能不受影响吗?
连作为大人的你都受不了诱惑,更不用说一个6、7岁的孩子了。小朋友本身爱看书的不多,一是因为:小朋友不识字,看不懂,没有耐心看书;二是因为:孩子因为没有人陪伴着看书,又没有好的阅读环境,更加不爱看枯燥乏味的书籍了。所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培养孩子好好读书的前提。
叶圣陶先生所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本好书,值得家长反复看。
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经在《好妈妈胜过老师》一书中写过“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看自己爱看的书,大人不要瞎参与。毕竟选的书是给孩子看的,不是给你看的。只要孩子自己喜欢,你这本书就算是选对了。
我家上一年级的女儿——豆豆,从小就不喜欢看绘本,因为她觉得那个绘本图画太多、太简单了,不适合她。她喜欢看有拼音的,即使她看不懂拼音,她依然执着于看注音版。这就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你说再多也没有用,人家不理你,你又何必自作多情呢?
个人认为选书只要符合孩子两点就行,一是符合孩子的年龄或是所学范围就可以,二是,最重要的一点,关键要孩子自己喜欢,家长不要多干预就行。
陪伴读书是培养孩子阅读最好的方式。
以上两种方式我认为都比较极端,管教孩子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这需要父母自己把握住那个度。就像我女儿,她只接受表扬不接受批评,像这种自尊心极强的孩子,你就得多点耐心、多点鼓励,经常和她一起看书,对她说话不能大喊大叫,不然她绝不会理你,更不会听你的。
综上所述,孩子不爱看书除了大人干涉的太多,还有一点是大人没有好好培养孩子看书的一个好习惯。父母都不爱看书,更不要说正是贪玩的孩子了。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如何在小长假或空余时间,放下手中的平板,好好看一本书。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让其快乐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犹太人从生下来那刻起,母亲就会用沾满蜂蜜的书让宝宝舔,寓意读书是一件充满快乐与幸福的事情。我们应该向犹太人学习,如何实行终身阅读书籍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