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19最火的美剧,《致命女人》肯定在列。
这部混杂了谋杀、爱情、毁三观剧情的剧,让刘玉玲又小火了一把。
每次盘点在好莱坞闯荡的华人,她的名字总是绕不过。
无论是《芝加哥》中那个惊鸿一瞥的贵妇,还是《杀死比尔》里手起刀落的黑帮老大,都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更具代表性的,还是《霹雳娇娃》系列。
2000年那会儿,正是犯罪片、特工片盛行的时候。
在帅哥耍酷看腻了后,几个火辣美女横空出世,一下就紧抓了人们的眼球。
这群号称“查理的天使”的女人,把每个任务都执行得紧张刺激又香艳无比,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于是20年后,在掀起“翻拍热”的好莱坞,新版《霹雳娇娃》出现了,然而……
还真是不咋地。
IMDB4.3 豆瓣6.0分,且仍在下降中。
其实大体来看,《霹雳娇娃》本该是最讨人喜欢的那种片。
快节奏剧情?有。
动作场面?有。
香车美女,轻松一刻?都有。
但它牛逼就牛逼在,虽然我都有,但我样样都做不好。
首先要明确很重要的一点,如果纯粹是冲着美K的颜值去的,那么这部电影完全值回票价!
可如果你想要更高的要求,那么新版《霹雳娇娃》就很平庸了。
剧本首先要背最大的锅。
某公司研究出了新兴电子科技,却被埃琳娜发现有用作武器的危险。
于是,她将情报报告给汤森侦探社,想趁机揭发。
结果突遭袭击,东西也被坏人夺走,埃琳娜也只好和霹雳娇娃一同踏上夺回设备的旅程。
这么无趣又俗套的打败坏蛋拯救世界剧情,9012年了,怕是只有熊出没剧场版还在演。
但仅仅是俗套也就算了,还写得非常没智商。
比如,埃琳娜因为被追杀,被迫投靠天使,却反倒稀里糊涂地成为了霹雳娇娃的一员,和她们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任务。
不仅天使丝毫不介意在任务里加入一个全无经验的素人,埃琳娜也没有任何顾虑。
敢问如此随便的侦探社,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又比如,埃琳娜第一次执行任务,就成功害死了一个小哥,还是她认识的熟人。
她很焦虑的表示:“他是不是死了?”
同伴表示,这不是你的错啦。
然后埃琳娜就没事了,继续开心执行任务。
喂!你刚刚才杀了个人,心理素质未免太好了吧?
这种“随手拈来”如同网文一般潦草的情节遍布全片,最直接的后果是,它导致故事不能真实可信。
而作为特工片,一旦不可信,那就算是执行生死任务,你也会觉得他们是在过家家。
那最基本的紧张感就丧失了。
当然了,无脑爽片,剧情本来也不太重要,场面爽就行。
比如,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系列,剧情都烂出翔了,大家还不是爱看。
然而《霹雳娇娃》的动作戏也没有很惊艳。
说到特工,我们印象里的动作场面应该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要么够炫,要么够真,总之能看的让人大呼过瘾。
可《霹雳娇娃》却是这样的。
这样的。
不像打架,更像姐妹撕逼,或者狂揍出轨的男朋友。
(这还是从预告片截的)
动作设计全无,至于什么凌厉的剪辑,华丽的运镜?
更是通通没有。
别人是拳拳到肉,它是化骨绵掌。
OK,那至少人物写出色点也行。
老版《霹雳娇娃》中的三位天使就是如此,
娜塔莉天真可人,戴兰狡黠机敏,艾利克斯禁欲御姐,性格各异但都很讨观众喜欢。
可新版的三个主角,真是一个比一个无聊。
简就像班上的模范生,格斗枪械样样行,可一张嘴就是严肃无趣的道理,也是三个主角里最没记忆点的一个。
萨拜娜是一名铁T,为了实力证明其身份,每三分钟就要讲一个直男都觉得尴尬的冷笑话。
埃琳娜最让我残念,在《阿拉丁》里,演员多漂亮多气质。
《霹雳娇娃》颜值跌了几个档,性格也极其聒噪,被追杀时一个劲“啊追上来了”、“啊我要死了”、“啊我们甩掉他了”。
希望导演明白,技术宅不等于废话多,头一次希望杀手感觉把主角弄死,忒烦人。
总之,这是一部你看完,除了颜值,不会留下任何记忆的电影。
不出所料,这部电影在北美上映首周末仅收860万,相较于2000年首周末4012.855万美元票房跳崖式暴跌……
那么,难道《霹雳娇娃》就没有什么值得夸的特别之处吗?
有!
那就是对主题的女权化改编。
开场,小K饰演的萨拜娜顶着一头金长发和反派打情骂俏。
萨拜娜表示,女人可以做任何事。
反派表示,可以但没必要。
于是下一秒,他便被吊打,萨拜娜也摘掉假发露出自己的短发。
这实际上是在对老板《霹雳娇娃》宣告颠覆。
老版的确有物化女性的嫌疑,那么在推崇政治正确的今天,自然需要被改造一番。
然而,之所以导致《霹雳娇娃》不如预期的,也恰恰是“女权化”。
为了表现女性的力量,电影不是通过强化女性,而是弱化男性来实现。
片中的男角色,一个比一个蠢,所有行动都被天使掌握,一旦被算计,就没有任何反击能力。
比如,最终反派,全程逼装的不少,总是一副泰然自若,智慧大师的风范。
结果,他最后输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家里开party,混进来的全是天使特工。
不是,我说一个能把最强武器骗到手的人,竟然最后输在安保措施上?
主角战胜了这种蠢货,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女性强大,反而像菜鸡互啄。
事实上,《霹雳娇娃》本就不该女权化。
它吸引人的本质是什么?
是动作戏,犯罪,性感美女。
说白了,它本来就是一个男性向审美的产物。
结果为了符合女权,让不会拍动作戏的女导演上阵。
为了符合女权,剔除所有香艳镜头。
为了符合女权,强行加入铁T角色,却看不到对剧情有什么帮助。
这样一来,硬是把《霹雳娇娃》本来的优势尽数去除。
近年来,女权主题的好片也不少。
比如《神奇女侠》《惊奇队长》,它们让人看到,女性也有自己的独立坚强和英雄气质。
那是因为从最开始,它们就是女性主题的,关于女权的一切,也都是为电影服务的。
可一个男性向作品强制走女权路线?
这就好比让学游泳的改行跳高,它能高过本来就适合跳高的选手吗?
所以说像新版《霹雳娇娃》这样的电影,从出现的一开始就错了。
你说,它是为了支持女权吗?
可本片对于女权的探讨又是这么的浅薄无力,怕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圈钱而已。
只不过好莱坞,麻烦下次就算圈钱,也请走心一点。
在电影上映前,导演伊丽莎白·班克斯说过一句话,挺不中听的——
“如果这部电影没有赚钱,这就强化了一种成见,在好莱坞男人不看女人演的动作片。”
《霹雳娇娃》虽谈不上优秀,但不苛求的话,观影体验并不算差。
可非要把票房的失败归咎于“成见”,未免有些道德绑架了。
导演,你确定《霹雳娇娃》的滑铁卢是因为成见吗?
明年的《黑寡妇》会教你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