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暖身”,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意识里早已扎根,影视剧里,天气寒冷时,酒被在人群里传递着,一人抿一口,镜头展示着他们的身体一下子暖洋洋了,提神又松快。
事实上,在我国北方的冬天,确实有人喜欢以喝酒御寒,酒一下肚,燥热感升腾,全身也感觉轻快起来。
甚至有有一种说法流传开来——酒的热量很大,暖身驱寒不在话下,这是真的吗?
一、喝酒暖身是假象
喝完酒后感到暖和,其实是酒精使得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的原因,将体内的热量更快更多地通过皮肤散发到体表,也使得肌肉代谢加快,能量过快地释放到体外。
这样体表虽然就感觉温暖了,但是体内的热量反而消耗掉了,所以,喝酒不仅起不到真正暖身的作用,反而使得热量消耗加快,容易事后发冷。
在一些高纬度地区与国家,酒后冻死人经常有,酒后尤其是喝多以后容易得感冒或者感冒加重等。
二、有这些情况的人不要喝酒
1. 肝脏问题:酒精对肝脏有损伤作用,长期过量的饮酒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脂肪浸润、肝脏炎症、肝脏硬化。
2.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以使得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紊乱加重,尤其注意的是,在天气寒冷的秋冬季高血压患者血压较夏季要高,在饮酒后非常容易引起血压恶化甚至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三、规律适度的锻炼才能暖身
事实上,通过锻炼才能暖身,不仅能够热身,而且还能提高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1. 在天气寒冷,不方便户外运动时,可以在家进行适量的无氧运动,如单手哑铃弯举、俯卧平板支撑、深蹲等。
2. 在气温合适时候也可以户外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相结合。
3. 长期坚持能够提高心肺耐量,而且增加肌肉储备量,提高基础代谢率,真正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当然,有高血压等健康问题要注意运动强度,同时在户外运动时做好保暖,一切遵循循序渐进、运动适当的原则,坚持下去效果就会逐渐显现。
此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