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童,少年恶魔行凶背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12
导读

主卧发现一个被打开的空首饰盒,地上发现一个女士钱包,谢惠芳的证件都还在,但是钱和卡都不见了,现场也没有发现谢惠芳的手机。 案发当晚徐嘉元不上夜班,和几个工友在一间宿舍里打牌,打到了十点多,因为输了几…

我叫江户川柯小马,是个侦探。

外表看似小孩,智慧却过于常人的名侦探!

废话不多说,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案件吧。

【案发现场】

湘城,望月山小区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

死者有三人,母亲名叫谢惠芳,四十一岁,她是附近一家小贸易公司的会计。九岁的女儿,四岁半的儿子。

每位受害者都身中五刀以上,三具尸体被堆放在在厨房的木桌下面,厨房的地上没有挣扎的痕迹。

法医推断死亡时间是在中午一点至两点间,凶器是一把市面上常见的西瓜刀。

主卧发现一个被打开的空首饰盒,地上发现一个女士钱包,谢惠芳的证件都还在,但是钱和卡都不见了,现场也没有发现谢惠芳的手机。

现场除了三名死者的脚印外,还有一个套了鞋套的39码脚印。

【警方调查】

警方对死者谢惠芳的人际关系做了调查,大家眼中的谢惠芳是一个说不上多善良,但绝不是一个坏人,就是一个性子泼辣点的普通人。

没有什么经济纠纷的,也没有什么情感纠纷。

谢惠芳的丈夫叫曾强,在东北打工,夫妻关系没有任何不和睦。

家中除了受害者三人,还住着谢惠芳的外甥,李必冉,十五岁,在附近的初中就读。

李必冉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因此把他托付给大姨谢惠芳照顾。

去年,李必冉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很好的私立高中,尽管学费很贵,父母还是咬咬牙,把他送去读了。

李必冉在这所“高级”的学校,过得似乎并不如意。平时不怎么跟同学说话,和其他同学玩不到一起。

本来学习成绩不差,但是在贵族学校攀比心比较重,心思不花在学习上,经常旷课,学习越搞越差。

【陷入困境】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谢惠芳遇害时,丈夫曾强人在外地,有确切的不在场证明。

外甥李必冉,虽然在学校过得很不如意,但没人和他有什么大仇。

曾经有邻居听到,案发前一晚,李必冉和谢惠芳大吵一架。但是从那以后,李必冉他就一直把自己锁在一家网吧里,只有早上出去买过快餐。从网吧里调来的监控都拍得清清楚楚。

甚至连李必冉的父母,警方都调查过他们的不在场证明。他们确实也在外地,很多人可以做证,并且也没有动机。所以他们一家人,都没有嫌疑。

案件的调查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与此同时,湘城麓山工厂附近又发生了另外一起命案。

下面我们到另一个案发现场看看。

【案发现场】

死者是麓山工厂的一名技工,名叫徐嘉元,二十五岁,湖南省沅陵县人,来这家工厂打工已有两年多。

死亡时趴在地面上,背部中了数刀,鲜血满地,身上的刀伤杂乱无章,因而看起来更加破烂惨烈,几乎成了个模糊的血人。

尸体旁有一个男士钱包上,半旧,染着血,蹩脚的仿大牌人工皮。钱包是空的,凶手拿走了钱包里的所有东西和死者的手机。

现场发现了38码的血脚印。

【警方调查】

案发当晚徐嘉元不上夜班,和几个工友在一间宿舍里打牌,打到了十点多,因为输了几百块,他也没了兴致,离开工厂回家。

警方初步判断,他是在抄近路回家的途中遇害的。

这一晚参与打牌的,一共五个人,他们的口供一致,案发当时都没有出宿舍,工厂保安室监控视频,印证了他们的口供。这五人,暂时排除了直接嫌疑。

死者家里有三名室友。

刘若煜,包装车间的工人。自称十八岁,但一张稚气未脱的脸,最多不超过十六岁。

另外两名室友,刘平,蒋明轩。

他们听到徐嘉元出事的消息,都很震惊,半晌说不出话。

死者小徐在厂里混得还蛮开的,脾气还有点暴躁,但他人够圆滑,几乎不得罪什么人的。和室友大家平时都是开开玩笑,虽然吵吵闹闹,但又不是真的闹矛盾。

只是平时在宿舍里,徐嘉元和刘若煜相处得不太好。他有时候会嘲笑刘若煜土气,有时候……有时候也使唤刘若煜跑腿做事。甚至威胁刘若煜,拿揭发他是童工的事情威胁他。

但大部分时间,刘若煜还是会听徐嘉元的。

【陷入困境】

案发当晚,三人在宿舍叫了外卖,之后就打游戏的打游戏、刷剧的刷剧,没有外出。他们都知道徐嘉元今晚有牌局,所以即使超过十二点他没回来,也没人在意。

警方经过调查路口监控、询问附近住户,很快确定三人并没有撒谎。

这个调查结果,同样令警方陷入了调查困境。

因为凶手熟悉死者的行为习惯和案发当晚的行踪,所以和死者一起打牌的牌友和三名室友,是嫌疑最大的人。

但是现在,他们都有非常明显的、确切的不在场证明。而且他们都没有撒谎,也撒不了谎。

两个案子的调查,都陷入了困境。

难道两个案子都是陌生人无差别作案吗?

下面就到了本侦探柯小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把两个案子放在一起做对比,就会发现了其中的共同点。

第一,两个案子都没有嫌疑人,有动机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动机。

第二,凶手都熟悉受害者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熟悉周边的环境。

第三,都是伪装成拙劣的谋财害命。

第四,凶手都是直奔杀人目标,手段凶残,充满仇恨。

第五,受害者虽然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可他们都在一个局部微型的人际关系圈里,占据强势和统治地位。

第六,每个案件,都有一个青少年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面临全面的压力,得不到身份认同,并且生活在受害者的强势影响之下。他们的心理状态一定非常相似:迷茫、痛苦、煎熬、孤独,以及强烈的……怨恨。

而谢惠芳案案发现场的脚印是39码,徐嘉元案的血脚印是38码。

两个孩子,李必冉的脚是38码,刘若煜的脚是39码。

真相只有一个。

就是两个孩子进行了交换杀人。

李必冉生活在还算优越的环境里。

父母在外做小生意,不说是大富之家,小康是没问题的,所以从小他也是个骄傲的男孩。骄傲而孤独。

父母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

与周围的孩子比,他一定是有优越感的。钱多,自由自在,爷爷奶奶又惯,而且越来越管不着他。

至于谢惠芳,真的就是李必冉最厌恶的人了。谢惠芳什么都管,管他几点上课,几点回来,放学了都去哪儿,和什么朋友玩,有没有泡网吧……

“她根本不把我当人!我考试没考好,她答应替我保密,转头就告诉我爸妈。我爸回来,又是把我一顿打。去开家长会,她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打我、骂我,声音大得整个学校都能听见。她这是把我当人吗?她还跟踪我,不让我去网吧,让网吧老板难堪。她对她自己的孩子,怎么不这样?她就是个最阴险的小人,就想整我。我早就想一刀捅死她了……”

刘若煜没有父母,从小就住在一个伯伯家。两口子经常打牌,有时候输几千块,连自己的一对儿女都打,刘若煜也免不了挨打。

刘若煜在镇上读初中,伯母忙着打牌,没空搭理他,就往家里买十包面条。没有肉哨,只有油盐酱醋,有几个月,刘若煜每天放学回家只能自己下面条吃。

衣服是校服,一年四季穿着,都是自己洗,倒也干净齐整。没钱买书,只能跟同学借,后来听说可以看电子书,他就自己去捡了半年破烂,买了部最便宜的手机。

伯伯看到手机:“哪里来的?”他答:“卖矿泉水瓶挣的。”

伯伯睁大了眼,把手机拿过去,说:“可以啊,长大了,能挣钱了。”

看了一会儿,把手机揣兜里,“好好学习,这个……我先没收啊,小孩子不要玩手机。”

过了几个月,等他初中毕业的时候,有一天伯伯、伯母做了一桌还算丰盛的菜,伯伯还给他倒了杯米酒:说没有能力供刘若煜上高中,上大学,让刘若煜谎报年龄,到湘城的一家工厂打工......

以上的案子,其实是悬爱作家丁墨的新书,《待我有罪时》中的一个案件。

两个得不到重视的孤独少年,最终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虽然是小说,但是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案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不久前,大连一13岁男孩,残忍杀害一10岁女孩的案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10岁的女孩,身中七刀,血流不止,被弃尸在灌木丛中,这个地方离女孩父母开的水果店只有10分钟路程。

女孩全身是伤和血,前胸没有了衣物,裤子被褪到膝盖下,身上压着两个垃圾袋,里面装满了砖头和碎石。

你能想象,如此残忍血腥杀人抛尸,是一个13岁的男孩做的吗?

行凶后,男孩还多次若无其事的来找女孩的父亲询问:你的女儿找到了吗?

还在班级群中,假装自己是受害者,讨论案情,质疑进警察不应该怀疑“虚岁14”的自己。

我们总觉得有些孩子还小,从而低估了他们身上的恶。

殊不知有些孩子生来就是魔鬼。

蒋某虽然年龄只有13岁,但是身高一米七几,长得非常壮实。

案发后,许多女性受害者爆料,杀人的13岁男孩蒋某,曾经不止一次的偷偷跟踪、尾随、骚扰过女性。

因为蔡某某还是未成年人,案件最终的结果,是蔡某某被收容教养三年,不追究刑事责任。

现在的青少年,已经变得越发的暴戾了。

12岁男孩狠心弑杀亲生母亲,被问及缘由时脱口而出“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14岁少年一言不合捅死同学,事后声称“反正我才14岁,杀人不用偿命。”

而这“熊孩子”变成“杀人犯”背后,一定离不开一个个“熊家长”。

《待我有罪时》中,李必冉父母外出打工,只关心他的钱,不能给他足够多的关心。而小姨谢惠芳非常强势,当众让李必冉在老师同学面前没面子。

刘若煜从小父母双亡,跟伯伯伯母一起生活,虽然他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才上到初中,伯父就不让他继续上学,就让他出去打工。在工厂里刘若煜还经常因为年纪小被室友欺负。

大连13岁男孩蔡某多次尾随女性,父母都没有对他加以管教。在杀人后,他的舅舅还对媒体宣称自己的外甥是个乖孩子,平时没有不好的行为。

是父母的放纵与失责,把这些孩子带入了犯罪的深渊。

纪录片《镜子》里有一番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人性本善”。

哪吒生来就是魔丸转世,却能在父母爱的教育下,变身成为救世的英雄。

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能够对他们有更多的关心,再他们没有酿成大祸之前,能够对他们加以管教。

不把「孩子还小」当成自己失职的借口,不用“这孩子平时真的很善良”为其开脱。

或许这些孩子今后的人生,会变得光明。

《待我有罪时》

高口碑作家 丁墨全新悬爱力作

一段扑朔迷离的杀人回忆

一次毫无预兆的情感收留

一场以善为名的众恶惩罚

即便世界嘲笑我的黑暗

你依然是我的光明

【本期互动福利】

你的父母曾经误解过你吗?

留言和大家聊一聊吧

我们会抽取三位幸运读者

送出白马时光文创萌趣神兽便签本

文 /顾阑

编辑 /顾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