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军首次应用民船加装模块化航行横向补给系统,对在水面行驶的舰艇实施海上补给获得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在远洋执行任务的舰艇补给方面实现了一个巨大突破,为海军战舰进一步走向深蓝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据介绍,这套系统由海军研究院研制,在北部战区海军组织海上试验,该系统是一个标准化工作模块,可以安装到所有中国民船上,可以实现对海军艇舰海上进行中的干货补给。此次进行试验的是海军054A级护卫舰临沂舰和一艘叫“福州轮”的商船。在当天9点进行的补给试验中,临沂舰与福州轮形成了横向补给编队,成功进行了对接,福州轮随后将干货集装箱悬挂至传送滑车,平稳地传送给了临沂舰甲板,这个补给过程只用了30分钟。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在当天下午,福州轮又与另一艘054A舰进行了对接,并成功进行了物资转运试验。中国海军表示,此次试验成功后,下一步还会研制更为先进的全电驱动航行横向补给系统,将会进一步提升补给的效率。
在海上进行的补给包括油水补给和干货补给,而干货补给实际上可以完成包括油水在内的所有物资的补给。也就是说,只要需要未来中国完全可以让商船给战舰提供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质、油料等所有保持战斗力的物资的补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验的是中国054A级护卫舰,未来只要该系统应用成熟,这种装备数量庞大的中国护卫舰都可以走向远洋。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人民海军舰艇走向远洋,伴随着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后勤补给问题。中国原来一直是近水海军,对补给舰的需求并不强,直到开始参与亚丁湾的护航,才发现原来装备的老旧903型补给舰已经严重不够用。从2013年开始,中国共建造了6艘903A型补给舰。一直到2019年,中国才开始接收排水量达4800吨的901型补给舰,但是要想满足中国海军未来走向远洋的需求仍然不够。
中国现役的可以提供远洋补给的都是排水量在2万吨以上的大型补给舰,中国最新的967号综合补给舰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48000吨。这样的大型补给舰不但可以实现对远洋执行任务舰艇的油水补给任务,还可以进行武器弹药的补给,但是这样几万吨级的补给舰中国只有几艘。在远洋补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未来走向远洋的战舰只能是那些自持能力强大的军舰,也就是排水量比较大的驱逐舰和巡洋舰。而且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缺少补给能力的海军在持续作战能力方面将会面临致命的缺陷。
为了解决补给舰不足的问题,中国海军显然找了一个更快捷的路子,这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中国民船资源。要知道中国是全世界对外贸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民船航线已经遍布了世界各大洋,民船数量庞大。中国海军研发的这套民船加装模块化航行横向补给系统成熟之后,完全可以让民用船队成为中国海军强大的后备力量,等于让中国海军拥有了数十艘万吨级补给舰,大大提升了军事经济效益,为中国更多的海军舰艇走向深蓝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