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论门派来行走江湖,李诞旗下的“笑果文化”应该称为“松弛教”,李诞这个开山祖师爷的地位恐怕不亚于武当派的张三丰。
李诞的松弛与逍遥派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逍遥派自带神仙体质,仿佛化外高人,云游四海自在逍遥,不与民为乐,自然就少了俗世的烦扰纷争从而自在快活。
李诞的松弛是不是他言行合一的世界观不能确定,但绝对是他谋事的一种姿态。
这种姿态外形上区别于我们格子间社畜的西装革履的紧绷感和996的急迫感,本质上区别于罗振宇黄执中那种精英式的说教和灌输。他佯装扎根于群众之中,与民同乐,然后悄咪咪地取利于民,不然他一手创办的“笑果文化”的十亿市值从何而来。
作为《奇葩说》中四位导师的一员,他处于食物链最低端,就像《快乐大本营》的杜海涛一样,随时被怼。然而在“美术馆着火了,是救画还是救猫”这场导师赛的辩论中,他逆袭了。
不论他的辩论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相当的松弛。来看看他的立论:1、名画稀有才珍贵,没了更珍贵;2、我是个自私的人,救猫是我快乐。3、见招拆招,用一句“你都听不到身边的哭声,谈何遥远的哭声”打败黄执中的“遥远的哭声”。
再看看表达方式,这些内容只有用“诞式”的表达方式才能出来效果。无论张弛有度节得奏、自我调侃的语调还是于观众们如鱼得水般的互动,他仿佛回到了吐槽大会的主场。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他那老谋深算的“松弛”,在观众的心目中,他没辩好是情理之中,超出预算是意外惊喜,所以,他没有思想,轻松上阵。
而罗振宇有那种精英式的洋洋得意,他好为人师,充满了说教和灌输。黄执中也是精英式的,他的精英表现在他的学识他的忧虑,当我们还在为孩子为房子焦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为精神世界里那“遥远的哭声”操心了。这与我们有种天然的距离感。
对,也正是这种距离感让许吉如首场就惨遭淘汰。她接受精英教育,学历履历都接近完美,一切都离我们太过遥远。詹青云也跟她一样接受精英教育,但她与我们有一个共同点,穷,欠了100多万外债,所有大家对她会由同理心。许吉如场上的犀利我们会觉得在夸夸其谈讲道理,而詹青云的犀利会觉得有血有肉能投射情感好厉害。
李诞的松弛还表现在他没有包袱,他是个文人,同时标榜自己是个谐星。作为文化商人,他不会像罗振宇那样忌讳与金钱扯上关系,不停强调自己在做文化服务,他会光明正大的说出自己想要赚钱。
《十三邀》上,他与许知远有种入世和出世的有趣对立感。许知远这里看不惯那里不对劲退回到自己的书房里,李诞这里无所谓那里不值得瘫在沙发里写段子。
有时觉得李诞已经大彻大悟,他看破了说破了但不做破,人间不值得,但其它界也不值得啊。
(原创作者:圈圈眉了;娱乐砖家的后院 我们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