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的全称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管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驻地江宁。
一、两江总督的历史源流
顺治初年,以内阁大学士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后改应天府为南京,罢南直隶省府尹,于1647年置江南、河南、江西三省总督,驻江宁;
1649年,朝廷将河南并入直隶,改称江南江西总督;
1661年,江南、江西分设总督;
直到康熙二十一年,正式合并江南和江西的总督,定名为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因综合治理江苏、江西、安徽三省,雍正元年特别加衔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1831年,兼管两淮盐政;
1866年,加五口通商事务,授南洋通商大臣。
整个清代,两江总督的职权在不断加大,在“八大总督”里面始终都位列前茅。
二、开牙建府,起居八座,权利很大,责任也很重
两江总督为两江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不仅节制所管地方的提督、总兵以及其统领的官兵,还能节制巡抚所辖的直属军队。总督也有自己的直属军队,叫“督标”。两江总督统辖本标官兵和分防各营,兼节制抚标三、提标一、镇标五。
两江都标二营:中营、左营;
两江分防各营:江宁城守营、扬州营、盐捕营、奇兵营、浦口营、溧阳营、青山营、瓜州营;
与其他总督一样,两江总督担负的职责是:
“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清朝通典》”
区别在于,两江是大清财赋的根本,控制这块区域相当于握住了大清钱袋子,因此,两江总督在财政方面的地位就显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后来还要负责五口通商,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任何时候,两江总督都是朝廷的肥缺,也是许多官员梦寐以求的职位。
三、两江总督的待遇
两江总督是从一品职位,头顶珊瑚,朝带镂金衔玉方板四,每具装饰一颗红宝石;朝服的补子上可以绣专属标志——鹤。
在收入方面,最能体现两江总督的“肥”,首先是每年180两的俸银;其次是每年最少2万两的养廉银;再次还有公费、役食等收入。
此外,重点是数量不菲的“孝敬银子”,这在当时已经是朝堂的公开潜规则。1881年9月,慈禧任命左宗棠为两江总督时曾当面对他说:你年事已高,不必要事事躬亲,派下面人去办就行了,两江是富庶地段,你的儿孙多,平时又不存钱,这次去多少留点钱给后人吃饭,也是为国操劳,留点余荫。
毫不夸张地说,两江总督在和平时期,是一个发家致富的职位。
四、建功立业的舞台
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两江大部分地区被洪秀全占领,两江总督频繁走马换将,何桂清在此位置上还被朝廷革职。此时的两江总督,对于庸人是烫手山芋,但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对于曾国藩这样的奇才,就是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两江总督任上,曾国藩攻破天京,平定了太平天国,也奠定了自己在大清的地位。
两江总督于个人而言,位高权重,荣华富贵集于一身;同时,它也是朝廷设在东南的一颗关键棋子,牵动着大清的财源以及地方权力格局;在晚晴,时刻还要与列强斡旋。